[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及其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536.4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阳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157600 黑龙江省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管 发热芯组件 顶针 连接杆 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 导液件 电子烟 正负极 外周 导电金属 紧密配合 生产效率 导电端 电连接 套合 电源 通电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及其电子烟。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包括发热管,套合于发热管外周的导液件;所述发热管外周与导液件紧密配合;所述发热管为导电金属,且发热管的两端均为导电端。本实用新型在发热芯组件两端通过顶针和连接杆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并且顶针和连接杆延伸至发热管内侧,对发热管进行通电。发热管两端与顶针、连接杆电连接,不需要对发热管设置引线,并且发热管两端的均可以正负极连接,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方便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及其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烟的发热管为了与电源连接,需要在两端引出两根引线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结构复杂,需要区分正负,影响生产系效率。还有,导液件与发热管是人工缠绕上去,在生产过程很容易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及其电子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包括发热管,套合于发热管外周的导液件;所述发热管外周与导液件紧密配合;所述发热管为导电金属,且发热管的两端均为导电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发热管外周交错设有过液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液件为导液棉。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子烟,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一端的第一端盖,安装于壳体另一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设有用于安装上述的发热芯组件的固定座;所述壳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及固定座之间形成有储油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座两端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可拆卸式联接;所述固定座外周设有通液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端盖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发热管内侧,并与发热管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端盖包括与壳体固定联接的内固定盖,及与内固定盖联接的外固定盖;所述连接杆设置于内固定盖。所述连接杆与内固定盖一体式成型;所述连接杆设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插合于发热管内侧,以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结构,与第一端盖设有的吸嘴联通。内固定盖与外固定盖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内固定盖端面设有硅胶垫,以使内固定盖与壳体密封联接,进而使得储油腔密封不漏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端盖设有顶针;所述顶针延伸至发热管内侧,并与发热管电性连接;所述顶针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顶针设有斜面部,且所述斜面部延伸至发热管内部,并与发热管电性接触;所述顶针与第二端盖之间设有绝缘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端盖还包括与固定座可拆卸式联接的第一盖体,与第一盖体固定联接的第二盖体;所述顶针通过所述的绝缘套与第二盖体固定联接;所述第二盖体端面设有硅胶套,以使第二盖体与壳体密封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第二盖体外侧设有转套,且二者能相互转动;所述转套、第二盖体均设有进气口,旋转转套的位置,改变进气口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发热芯组件两端通过顶针和连接杆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并且顶针和连接杆延伸至发热管内侧,对发热管进行通电。发热管两端与顶针、连接杆电连接,不需要对发热管设置引线,并且发热管两端的均可以正负极连接,这样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方便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器的发热芯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阳,未经刘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