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266.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廖梦垠;熊继海;范敏;席细平;罗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9/06 | 分类号: | C25B9/06;C25C7/00;C25D17/00;C25D5/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33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池 电解液 循环泵 循环液进口 阀门 循环液出口 体内 池体 本实用新型 电解池装置 出液口 进液口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顶部设置 多次利用 辅助电极 工作电极 循环液 电解 | ||
1.一种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池池体,所述电解池池体内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池池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循环液进口,所述电解池池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和循环液出口;
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一端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内,另一端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外;
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的一端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内,另一端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外,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辅助电极构成电流回路;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一端经第一管道与所述循环液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经第二管道与所述循环液进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电解池池体内的电解液从所述循环液出口抽至所述循环液进口;
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液口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在所述循环泵工作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循环液进口均设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的一侧,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循环液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的另一侧,以使得所述电解池池体内的电解液产生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斜波结构或弧形坡结构,所述斜波结构或所述弧形坡结构呈一端高另一端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循环液出口均邻近于所述斜波结构或所述弧形坡结构的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连接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二管道的电解液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加热棒和至少一根第二加热棒,所述至少一根第一加热棒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室的一侧,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室的另一侧之间形成有缺口;
所述至少一根第二加热棒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室的另一侧,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室的一侧之间形成有缺口;
所述至少一根第一加热棒和所述至少一根第二加热棒由上至下错落设置于加热腔室内,且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之间形成有供电解液通过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层加热网,所述加热网水平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室内,用于对经过所述加热网的电解液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解池盖;所述电解池盖设置于所述电解池池体顶部,所述电解池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工作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探入到所述电解池池体内,所述辅助电极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探入到所述电解池池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盖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还连接有搅拌桨叶,用于搅拌电解池池体内的电解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比电极;所述电解池池体的侧壁上开有第三通孔,所述参比电极经所述第三通孔倾斜插入到所述电解池池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上还设置有旋转极套,所述旋转极套固定嵌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旋转极套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参比电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参比电极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极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2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膜烧碱电解加酸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隔开分流片的五指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