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弦式应力无线自动监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601.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陈永光;邹丹;邱娇;李小荣;余志平;汤威;胡杨君;易才琦;刘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
主分类号: | G01L1/10 | 分类号: | G01L1/10;G01L1/26;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弦传感器 继电器 脉冲分配器 读数模块 电连接 振弦 电平转换模块 时序控制模块 无线自动监测 电路 采集 读取 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三极管 输出端 一对多 电阻 一对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弦式应力无线自动监测电路,包括继电器、振弦传感器、脉冲分配器、时序控制模块、读数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其中:所述继电器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电连接有振弦传感器;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若干电阻及若干三极管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脉冲分配器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读数模块分别与所述脉冲分配器和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与所述读数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采用一个振弦读数模块连接多个振弦传感器,进行采集和读取振弦传感器的振弦读数,将一对一变成一对多的连接振弦传感器的模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降低能耗,提高数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察、监测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振弦式应力无线自动监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振弦读数器从低至高逐次向传感器发送不同频率的方波,当发送的方波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相近时,传感器产生自振,从而得到传感器当前的振动频率;常用的振弦读数器都是和振弦传感器一对一的安装的,如果需要安装多个振弦传感器,同时就需要安装同样数量的振弦读数器,从而需要很多硬件的投入,大幅提高了生产成本,采集效率较低,能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弦式应力无线自动监测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弦式应力无线自动监测电路,包括继电器、振弦传感器、脉冲分配器、时序控制模块、读数模块、电平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继电器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电连接有振弦传感器;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若干电阻及若干三极管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脉冲分配器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读数模块分别与所述脉冲分配器和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平转换模块与所述读数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读数模块采用STC89C516芯片,所述STC89C516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INT0脚、INT1脚、T0脚、T1脚分别电连接有按键开关,P0.4~P0.7及P4.6脚、P4.1脚、P4.3脚、P4.4脚分别连接于数码管; XTAL1脚、XTAL2脚电连接有晶振电路,STC89C516芯片的输入端P1.0脚和P1.2 脚电连接于继电器的不动端3脚和6脚,继电器的一个动端接电源,另一个动端接地,以通过脉冲分配器控制继电器的轮询及传输。所述读数模块,与脉冲分配器电连接,从而采集所述振弦传感器的信号,获得振弦读数。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继电器、脉冲分配器、时序控制模块和读数模块电连接;稳压模块采用LM7805稳压芯片,所述 LM7805稳压芯片的输入端电源电连接,向继电器、脉冲分配器、时序控制模块和读数模块提供稳定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时序控制模块采用NE555时基集成芯片,NE555时基集成芯片的GND脚接地,触发脚及阈值脚通过电容C7接地,复位脚与所述LM7805稳压芯片的OUT脚电连接,VCC脚通过并联连接的电容C4和C8与所述LM7805稳压芯片的OUT脚电连接,控制电压脚通过电容C9接地,放电脚通过电阻R12与所述LM7805稳压芯片的OUT脚电连接,并通过电阻R11及电容C7接地。所述时序控制模块与所述脉冲分配器电连接,将生成的时序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脉冲分配器。
进一步地,所述脉冲分配器采用CD4017芯片,所述CD4017芯片的VDD脚与LM7805稳压芯片的OUT脚电连接,CR脚和INH脚接地,CP脚与所述NE555 时基集成芯片的输出脚电连接。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连接,以根据时序控制分别向继电器发送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未经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