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北斗卫星的三维变形监测系统的电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014.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阎宗岭;张小松;毛友平;谭玲;杜孟秦;杨光清;王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冷奇峰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发电板 清洁机构 储放器 发电板 端板 可充电电池 北斗卫星 电源结构 监测系统 三维变形 雨水 铰轴 本实用新型 垂直固定 电性相连 发电面板 横向框边 铰轴铰接 镜像对称 箱体内部 整体固定 倾斜状 朝上 支架 平行 电缆 邻近 封闭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三维变形监测系统的电源结构,包括在箱体上方固定安装的光伏发电板和在箱体内部固定安装的可充电电池;光伏发电板整体为发电面板朝上的倾斜状;可充电电池通过电缆与光伏发电板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板清洁机构,发电板清洁机构整体固定安装邻近光伏发电板最高处的位置,发电板清洁机构包括一个雨水储放器,雨水储放器整体为长度方向与光伏发电板最高处横向框边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V型槽状结构,且该条形V型槽状结构的两端具有封闭用的端板,两端的端板外侧面上垂直固定设置有镜像对称的铰轴,该铰轴位于端板高度方向的中部靠后的位置,雨水储放器通过铰轴铰接安装在清洁用支架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构筑物监测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三维变形监测系统的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水利、建筑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对边坡、软基、高路堤、桥梁、坝体、建筑特等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以验证参数设计、反馈设计施工质量、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对工程的施工、运营治理和灾害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持续推进,发生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公路地质灾害屡见不鲜,灾害常常导致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便捷、高效的监测装备和预警系统,以便对公路工作状态进行准确把握,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并做出预警及应急处理,成为具有旺盛市场需求与广阔市场前景的科研产业方向。
目前,位移监测方法主要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公路构筑物,属于微观层面的监控手段,而公路地质灾害具有灾害发生点多面广、随机性大等特点,受公路建设、运营的钱财物人等多方面限制,公路建管单位不可能对每一个存在灾害风险的构筑物实施地面监测。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777946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体式边坡监测桩”,包括:桩体、卫星接收天线、数据传输主机、传感器数据转换机和卫星接收机,从桩体顶部到桩体的底部,桩体内依序安装卫星接收天线、数据传输主机、传感器数据转换机和卫星接收机,能够对边坡的形变进行数据采集和发送。该“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体式边坡监测桩”可沿公路间隔布置安装多个,从而能够对整条公路形成监测,更好的确保群众的出行安全。
但是,上述“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体式边坡监测桩”仍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参见该方案的说明书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所示):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体式边坡监测桩”是依靠光伏发电板来发电,但是,光伏发电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表面积灰,进而使得光伏发电板的发电效率大大降低,影响监测桩的正常使用。另外,还因为监测桩的往往安装在较为偏远的地方,仅仅为了清洁光伏发电板而跑一趟的话,则较为费时费力。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基于北斗卫星的三维变形监测系统的电源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基于北斗卫星的三维变形监测系统的电源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北斗卫星的三维变形监测系统的电源结构,包括在箱体上方固定安装的光伏发电板和在箱体内部固定安装的可充电电池;所述光伏发电板整体为发电面板朝上的倾斜状;所述可充电电池通过电缆与所述光伏发电板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