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2285.3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6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红;贾全铭;张子汉;陈浩然;刘星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气液分离器 气候箱 储液罐 换热器 节流阀 补给 本实用新型 防冻液循环 出口连接 环境气候 循环系统 制冷单元 压缩机 制冷 正常工作状态 制冷工作过程 板式换热器 换热系统 液分离器 依次连接 管连接 冷凝器 循环泵 结冰 换热 进口 气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包括气候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节流阀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气候箱之间通过防冻液循环管连接,所述防冻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节流阀与储液罐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一进口连接至所述储液罐,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一出口连接至所述节流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二进口连接至所述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二出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通过板式换热器与气候箱内换热系统的换热补给,能够防止气候箱制冷工作过程中发生结冰,保证气候箱的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试验设备领域,涉及环境气候箱,特别涉及一种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气候箱是一种具有光照、加湿功能的高精度冷热恒温设备,为用户提供理想的人工气候试验环境。在包装领域,可以模拟当地的气候来试验包装箱或者包装容器的性能,从而达到一定的运输、存储需求。环境气候箱在进行制冷试验时,需要利用制冷系统对箱体内部进行温度调节及控制。
现有的制冷系统进行环境气候箱制冷时,容易造成环境气候箱内发生结冰现象,影响环境气候箱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环境气候箱进行制冷热量补给,保证环境气候箱内不会产生结冰,且能够实现制冷的循环操作。
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环境气候箱内结冰,保证环境气候箱正常工作状态的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包括环境气候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节流阀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气候箱之间通过防冻液循环管连接,所述防冻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节流阀与储液罐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一进口连接至所述储液罐,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一出口连接至所述节流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二进口连接至所述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二出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
而且,所述储液罐与气液分离器之间安装有过滤器。
而且,所述防冻液循环管上设置有补给箱。
而且,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制冷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节流阀及换热器,换热器与气候箱之间通过防冻液循环管连接,防冻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节流阀与储液罐之间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一进口连接至储液罐,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一出口连接至节流阀,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二进口连接至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第二出口连接至压缩机,冷凝器出来的气液混合制冷剂通过第一进口进入到气液分离器中,气体部分通过第二出口进入到压缩机,液体部分通过第一出口进入到节流阀进而进入换热器与防冻液进行换热;换热结束后,形成气液混合状态冷凝剂,通过第二进口进入到气液分离器,气体部分通过第二出口进入压缩机,液体部分进入节流阀进行循环,不仅实现了制冷剂的循环使用,且通过防冻液的换热补给,保证环境气候箱内的温度要求,且不会造成结冰现象,保证环境气候箱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储液罐与气液分离器之间安装有过滤器,能够对制冷剂进行杂质过滤,防止其对换热制冷造成影响,保证制冷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环境气候箱制冷补给循环系统,防冻液循环管上设置有补给箱,能够对防冻液进行补给,保证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未经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2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系统壳管式水冷凝器
- 下一篇:节流多口热力膨胀阀组件及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