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光圈摄远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9688.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7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华;胡长涛;张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特莱斯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正焦距 大光圈 负焦距 远镜头 本实用新型 焦距 物侧 像侧 双凹透镜 双凸透镜 夜视效果 依次设置 整体焦距 最大光圈 通光量 凹面 光阑 凸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光圈摄远镜头,包括沿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正焦距的第一透镜、负焦距的第二透镜、正焦距的第三透镜,负焦距的第四透镜、光阑、正焦距的第五透镜、正焦距的第六透镜、负焦距的第七透镜;其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朝向像侧一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一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大光圈摄远镜头的整体焦距为f,0.55<(f1/f)<0.95,‑0.98<(f1/f2)<‑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最大光圈达到F1.4,通光量充足,夜视效果优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光圈摄远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国内汽车普及量越来越大、城市交通拥堵状态日益严重,在新技术背景条件,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且在各个城市已普及安装;而该系统重要设备之一就是摄像机,尤其是高清大靶面摄像机;随着从以往的看得见到现在的看得清,对成像清晰度需求越来越高、成像芯片需求越来越大、通光亮度需求越来越强,故摄像机所搭配的光学成像系统就随之提出相应的需求和提升,目前光学摄远镜头普遍存在光圈小的缺点,夜间亮度不足,成像噪点大。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058499.1公开的75mm定焦机器视觉镜头,包括机械系统及安装于机械系统内部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由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G1到第八透镜G8,该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它与第一透镜的焦距 f1及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关系式:2<|f1/f|<3,1.5<|f2/f|<2.5;它与第三透镜的焦距f3及第四透镜的焦距f4之间满足关系式:4<|f3/f|<5.5, 2<|f4/f|<3.5;胶合透镜B1的焦距为fB1,它与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满足以下关系式:1.5<|fB1/f|<3。通过第一透镜G1到第八透镜G8的排布和它们之间焦距的范围条件实现了焦距在75mm,对应的芯片尺寸为2/3”时,其像素值可以达到5百万像素,畸变低于0.02%,满足高端产品需求,同时其通光孔径也可灵活调节。
但是该镜头还是存在以下缺点:
1.光圈小,最大光圈为F2.8,夜视效果差;
2.分辨率低,MTF值偏低,仅能兼顾500万及以下像素;
3.未进行温度补偿设计,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会发生焦点偏移图像变虚的现象。
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远距离成像、大光圈、大靶面且高低温共焦的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光圈摄远镜头,有效的改善了长焦焦镜头的像差,提高了摄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长焦距、高分辨率、大光圈、抗环境温度变化能力强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大光圈摄远镜头,包括沿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正焦距的第一透镜、负焦距的第二透镜、正焦距的第三透镜,负焦距的第四透镜、光阑、正焦距的第五透镜、正焦距的第六透镜、负焦距的第七透镜;其中:
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朝向像侧一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一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大光圈摄远镜头的整体焦距为f,0.55<(f1/f)<0.95,-0.98<(f1/f2)<-0.3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d2,且满足如下关系1.85≤nd2≤ 1.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特莱斯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特莱斯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9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反射镜减振柔性支撑结构及反射镜组件
- 下一篇:光学镜头和智能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