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烟探测器的新型迷宫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5994.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新亚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筒 红外发射二极管 红外接收二极管 上盖 底座 感烟探测器 新型迷宫 内插 电路板 八字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 底座内部 镜像对称 一体制出 层结构 外壁层 迷宫 底面 扣装 双壁 网孔 网罩 焊接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烟探测器的新型迷宫,包括底座、上盖、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上盖扣装在底座上,在底座的底面镜像对称一体制出两导光筒,两导光筒呈八字形设置,两导光筒与底座内部连通,在其中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发射二极管、在另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接收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及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本迷宫的上盖为双壁层结构,在外壁层均匀制有网孔,用作网罩。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感领域,涉及迷宫,尤其是一种感烟探测器的新型迷宫。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迷宫结构,如CN207718590U复合式火灾探测器迷宫,CN208156817U一种具有防护网罩的烟雾报警器迷宫。缺点是:组装很麻烦;需要额外购置防护网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便于组装的感烟探测器的新型迷宫。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感烟探测器的新型迷宫,包括底座、上盖、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上盖扣装在底座上,在底座的底面镜像对称一体制出两导光筒,两导光筒呈八字形设置,两导光筒与底座内部连通,在其中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发射二极管、在另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接收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及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
而且,所述的上盖为双壁层结构,内壁层与外壁层间隔一定距离,在内壁层的内环面均匀制有一圈光栅,与上盖内面制出的光栅共同作为迷宫;在外壁层均匀制有网孔,用作网罩。
而且,在内壁层与外壁层之间的上盖板上对称制有两定位孔,该两定位孔与底座上制出的定位杆配合,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
而且,在底座内制有一圈支撑杆,该支撑杆深入上盖的内壁层与外壁层之间。
而且,在电路板上红外发射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二极管之间制有一长条槽,两导光筒从该长条槽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现有技术,为了防止飞虫进入迷宫,在进烟孔需要安装网罩。本迷宫的上盖为双壁层结构,在外壁层均匀制有网孔,用作网罩。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
2、本迷宫在底座的底面镜像对称一体制出两导光筒,在其中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发射二极管、在另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接收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及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设计新颖,便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上盖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感烟探测器的新型迷宫,包括底座2、上盖1、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底座及上盖均为圆形,上盖扣装在底座上。在底座的底面镜像对称一体制出两导光筒3,两导光筒呈八字形设置,两导光筒与底座内部连通,在其中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发射二极管4、在另一个导光筒内插装红外接收二极管5,红外发射二极管及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焊接在电路板6上。在电路板上红外发射二极管与红外接收二极管之间制有一长条槽,两导光筒从该长条槽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新亚精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新亚精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5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感的集成式开关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消防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