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54986.4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7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灵;杨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电计量检测(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尖峰信号 电极 本实用新型 电弧放电 齿轮 尖峰 发生装置 供电电源 绝缘件 轮齿 输出端口连接 齿轮转动 发生系统 感应电压 机械接触 间隔分布 控制模块 轮齿接触 输出端口 接触端 抖动 齿槽 轮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供电电源、电弧放电机构以及感应尖峰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电弧放电机构包括放电齿轮、电极以及用于调节电弧放电频率的齿轮转动控制模块,所述放电齿轮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感应尖峰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放电齿轮的轮缘上间隔分布多个放电轮齿,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放电轮齿之间的齿槽内设有绝缘件,所述电极的接触端与任意一所述放电轮齿接触连接或抵靠在所述绝缘件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DO160标准的要求,提高感应电压尖峰幅值的稳定性和实现尖峰群频率的调节,同时能够减少了电极在机械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抖动现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国外在航空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方面已经开展多年的研究,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其中的RTCA公司是为公众利益推进航空技术和航空电子系统发展而成立的一个非赢利机构。该机构为联邦咨询委员会服务,并为现代航空面临的问题制定一致的解决方案。在2004年、2007年、2010年,RCTA公司依次制定了航空机载设备EMC测试的规范,即DO160E、F、G。DO160标准规定了机载设备的一系列最低标准环境测试条件分类和适用的测试程序,该测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的方法,以确定代表机载设备在实际环境条件下的设备性能特征,并且在 DO160标准的第19章“对互连线缆的感应尖峰”章节中规定了对航空机载设备进行感应尖峰的试验要求,该试验用于确定机载设备是否能承受其互连电缆在安装环境中耦合的尖峰信号的干扰能力。其中,在DO160标准第19章的测试中,需要对互联线缆通过耦合的方式注入瞬变的尖峰电压,该尖峰电压需要达到一定的峰值、总持续时间以及重复周期,因此需要有满足DO160标准的第19章“对互连线缆的感应尖峰”要求的感应尖峰信号发生器来产生感应尖峰信号,以满足试验要求。
现有技术中,DO160标准第19章中规定的感应电压尖峰信号需要由特殊的信号发生器产生,但是目前国外仅有一家厂商(EMC PARTNER)具有满足DO160 标准要求的感应尖峰信号发生器成品设备,而国内也仅有一家厂商(3Ctest)具有类似设备,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感应尖峰信号发生器主要通采用“真空继电器”产生尖峰信号,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方案产生的感应电压尖峰幅值不稳定;
2、现有方案技术不成熟,由于继电器的机械通断频率上限无法达到10Hz,“真空继电器”产生的尖峰群频率不能满足标准要求上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装置及系统,能够满足DO160标准的要求,提高感应电压尖峰幅值的稳定性和实现尖峰群频率的调节,同时能够减少了电极在机械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抖动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供电电源、电弧放电机构以及感应尖峰信号输出端口;
所述电弧放电机构,所述电弧放电机构包括用于通过电弧放电产生感应尖峰信号的放电齿轮、电极以及用于调节电弧放电频率的齿轮转动控制模块,所述放电齿轮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电极与所述感应尖峰信号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放电齿轮的轮缘上间隔分布多个放电轮齿,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放电轮齿之间的齿槽内设有绝缘件,所述电极的接触端与任意一所述放电轮齿接触连接或抵靠在所述绝缘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件的一端与所述放电齿轮位于同一圆弧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件为绝缘硬化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硬化胶为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转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放电齿轮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电计量检测(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广电计量检测(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4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