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2401.5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马仁超;生永贞;曹以南;崔稚;余俊阳;曹慧颖;吴德新;王处军;易春;李荣;胡小光;尹显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50 | 分类号: | E02B7/50;E02B8/02;E03B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施建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门 表层取水 防护结构 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 进口 吊耳 表层取水装置 自动取水装置 防护罩顶部 安全距离 金属结构 三通结构 水平进口 污物堆积 闸门门槽 刮污板 后边缘 三角状 平齐 取水 钢板 预留 水利工程 泥沙 水电 侧面 延伸 | ||
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涉及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设置在表层取水装置三通结构前端水平进口的闸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防护罩和吊耳,防护罩呈三角状,设置在闸门顶部,前、后边缘与闸门平齐,两端的侧面钢板延伸至闸门顶部上沿,并与闸门门槽之间预留安全距离,吊耳设置在防护罩顶部。本实用新型的表层自动取水导向及刮污板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与其他自动取水装置相比,可有效防止泥沙和污物堆积在闸门顶部,并对闸门具有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应满足水的数量要求,还应满足水的质量要求,人们要科学地利用水库中的水,必须对水库进行生态调度,也就是从水库中取水质良好的表层水,即表层取水。
根据水库成层特性,水库分为成层型、中间型、混合型三种。大中型水库多为成层型水库,即水库内水的温度、浊度分层分布。研究表明:用表层温水灌溉较深层冷水灌溉可使水稻增产30%,利用含有浮游生物较多的表层水发电会使得下游几十公里河道内渔业减产,从上可看出对水库水的利用,不是单单满足数量要求就行,还必须满足质量要求,要科学地利用水库中的水,就必须对水库进行生态调度,为了从水库中取得表层水,近些年来相应建成了一些表层取水设施。
水力式表层自动取水装置利用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箱提供浮力,带动筒型叠套取水管向上拉伸或向下叠套,将表层水引进取水口,以达到可自动取表层水的目的。表层自动取水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如果筒型叠套取水管出现卡阻取不到水,出现取水管内外水压差过大,会对取水管造成破坏;或者取水装置受结构布置及运行水位的限制,取水管最低设置位置有限,需要通过其它通道取水。为此,取水装置的底部设置成三通结构,三通结构的前端设置拦污栅和工作闸门。工作闸门可用于高水位时取水管出现卡阻时的应急取水和低水位时的取水。因三通结构完全设置在水下,且闸门的门槽是设置在钢结构支撑立柱上,闸门顶部不可避免的会有泥沙、污物堆积,影响闸门的运行,严重的情况甚至将闸门卡死,无法提起。
为解决以上矛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表层自动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该结构能防止泥沙及污物堆积在闸门门顶,对闸门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的表层自动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设置在表层取水装置三通结构前端水平进口的闸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防护罩和吊耳,防护罩呈三角状,设置在闸门顶部,前、后边缘与闸门平齐,两端的侧面钢板延伸至闸门顶部上沿,并与闸门门槽之间预留安全距离,吊耳设置在防护罩顶部。
所述的防护罩其顶部为向下游倾斜的斜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便于闸门的支撑柱穿过。
所述的吊耳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防护罩顶部。
所述的防护罩采用活动或固定方式与闸门连接,其中活动方式是在吊耳上预留钢丝绳,在钢丝绳的带动下,防护罩沿支撑柱轨迹做提拉或下放运动;固定方式是通过拉杆或者螺栓将防护罩固定在闸门顶部,防护罩随闸门一起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表层自动取水导向及刮污板装置,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与其他自动取水装置相比,可有效防止泥沙和污物堆积在闸门顶部,并对闸门具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防护罩1,吊耳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表层取水进口闸门防护结构,设置在表层取水装置三通结构前端水平进口的闸门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防护罩1和吊耳2,防护罩1呈三角状,设置在闸门顶部,前、后边缘与闸门平齐,两端的侧面钢板延伸至闸门顶部上沿,并与闸门门槽之间预留安全距离,吊耳2设置在防护罩1顶部。防护罩1其顶部为向下游倾斜的斜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便于闸门的支撑柱穿过。吊耳2为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在防护罩1顶部。防护罩1采用活动或固定方式与闸门连接,其中活动方式是在吊耳2上预留钢丝绳,在钢丝绳的带动下,防护罩1沿支撑柱轨迹做提拉或下放运动;固定方式是通过拉杆或者螺栓将防护罩1固定在闸门顶部,防护罩1随闸门一起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2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水闸
- 下一篇:一种闸门用水封调节顶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