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牛津杯法的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1406.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2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邬超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超越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彩云 |
地址: | 31541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皿 圆形盖片 牛津杯 外盖 牛津杯法 圆筒形 内槽 内盖 不规则槽 培养基 打翻 上表面 外侧盖 抑菌液 凹陷 水滴 滴落 放入 盖片 漏斗 内壁 外壁 相切 遮挡 通气 把手 垂直 开口 | ||
一种用于使用牛津杯法的培养皿,包括培养皿基座、圆形盖片、培养皿内盖、培养皿外盖,所述培养皿基座为正方形,其中有与之相切的圆筒形内槽和四角上的不规则槽,内壁高度较外壁低;圆形盖片中央有和盖片一体的牛津杯,牛津杯上有连为一体的漏斗,且圆形盖片上表面向中心微微凹陷,拿住圆形盖片两侧的把手将其放入培养皿基座后,牛津杯底部恰好位于圆筒形内槽的中心,圆形盖片两侧留有开口通气;培养皿内盖可遮挡从外盖滴落的水滴;培养皿外盖从培养皿基座外侧盖下。倒入培养基超过圆柱体体积时会自动流入四角的槽中,盖上圆形盖片,牛津杯随盖插入深度合适并自然垂直,且牛津杯不会被打翻,加抑菌液时即使滴出牛津杯亦不破坏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培养皿,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微生物牛津杯法的培养皿。
背景技术
抑菌圈法操作便捷、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结果准确可靠,是抑菌试验的经典方法,被广泛使用。常用于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筛选。牛津杯法是抑菌圈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的抑菌圈质量较高,重复性较好。但牛津杯法在应用时有以下不便之处:
倒培养基时,培养基的量过少则牛津杯一插便穿,培养基的量过多则浪费原料;安置牛津杯时插入位置仅靠目测,且插入深度全凭感觉,对于技能熟练度要求过高;插入牛津杯时容易出现倾斜甚至倒翻,需反复调整,耗时耗力;加注药品时,牛津杯孔径较小,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药物渗漏;将试验平板移动到培养箱过程风险较大,受到轻度的碰撞就可能使牛津杯打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培养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牛津杯法应用过程中的不便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培养皿基座、圆形盖片、培养皿内盖、培养皿外盖。所述培养皿基座俯视为正方形,中有与之相切的圆形内壁;所述圆形内壁较外壁低;所述培养皿基座含圆筒形内槽和四角上不规则槽;在所述培养皿基座内盖圆形盖片;在所述圆形盖片上盖培养皿内盖;在所述培养皿基座上盖培养皿外盖。
进一步,所述培养皿基座底部画有刻度和显著圈与较显著圈;
进一步,在所述圆形盖片外围有一圈凸环,使内部和培养基留有空间,且中央有一体的与牛津杯大小形状相同的空心圆筒,圆筒上方有一体的漏斗;
进一步,所述圆形盖片两侧把手的外侧还具有开口用于通气,且整体圆形盖片向中心微微凹陷;
进一步,所述的培养皿内盖俯视为圆形,侧面有螺纹便于取放;
进一步,所述的培养皿外盖从外侧盖下,且高度低于培养皿基座外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牛津杯法测抑菌圈的操作难度和运输风险,增加了牛津杯法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培养基基座和圆形盖片组合的俯视图。
图中:1-培养皿外盖、2-漏斗、3-培养皿内盖、4-把手、5-圆形盖片、6-培养皿基座、7-通气口、8-不规则槽、9-圆筒、10-圆筒形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超越,未经邬超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1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固体培养基用培养皿
- 下一篇:一种细胞培养移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