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9964.9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杰;谢丽君;张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赛科赛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C7/12;H01C7/112;H02M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51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柱本体 避雷 本实用新型 双安全保护 底端密封 顶端连接 减少危险 降压电路 稳压电路 箱体连接 敞口箱 带密封 锥形体 敞口 凸起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的顶端连接氧化锌锥形体,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的底端密封进箱体,每两个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之间设置凸起,所述的箱体连接带密封框的敞口箱,所述的敞口箱内设置降压电路与稳压电路。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氧化锌避雷柱本体的老化,即使有余电也能变成对人无害的电压值,减少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特六项柱为直接接入地面,即使有余电也需要自己消化,会加速氧化锌避雷柱本体,而将余电降低电压,减少特六项柱周围的电压对人体或动物的电击风险,成为行业内新的趋势与必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可以减少氧化锌避雷柱本体的老化,即使有余电也能变成对人无害的电压值,减少危险。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其组成包括: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呈三角形排列,在三角形的垂直线上再设置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
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顶端连接氧化锌锥形体2,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底端密封进箱体5,
每两个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之间设置凸起3,所述的箱体5连接带密封框的敞口箱4,所述的敞口箱4内设置降压电路与稳压电路。
所述的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6,所述的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继电器K的常开开关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1号端,所述的整流桥的4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
所述的整流桥的2号端连接电容器C7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运放器A1的负输入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e、电容器C8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
所述的电容器C7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的3号端、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器A1的正输入端,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K的一端、电容器C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的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c,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顶端锥形体、中间段圆形台、底端圆形台的面积比为1:2:3,面积增大一倍,其电压下流成倍更快,无间隙的氧化锌避雷柱,无电弧产生。
2.本实用新型的氧化锌避雷柱底端插入底端密封进箱体内,使其余地面接触面积增加,散压更快,且密封减慢老化,增加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当有余电未能进入氧化锌避雷柱时,密封进箱体上的凸起可以将余电导入敞口箱,经过敞口箱内的降压电路、稳压电路与电压变压器变成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电压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压电路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压电路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六柱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其组成包括: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呈三角形排列,在三角形的垂直线上再设置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赛科赛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赛科赛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9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