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9617.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1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慧;黄云;张山;蒋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96;F28D21/00 |
代理公司: | 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设备 余热再利用装置 输液机构 过滤机构 箱体两侧 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 水位传感器 污水 保温板 导热板 冷水管 输送管 热源 加温 球阀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支撑腿、输液机构、过滤机构、导热板、水位传感器、保温板、冷水管、输送管和球阀,两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分别与箱体两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两侧面的底部。该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通过输液机构与过滤机构的配合使用,首先可以快速完成对污水的收集,从而减少了污水中热源的浪费,然后还能够快速完成对冷水的加温,这样就可以使得加热之后的冷水能够方便人们进行使用,同时,还进一步增加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对于污水处理的设备,都是单一的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处理,但是却忽略了污水中也会产生高温的气体,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净化过污水之后,就会导致净化之后的污水中热量渐渐流失,以至于不能够使得污水中的余热再利用,这样就很大程度的浪费了资源,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该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具有余热再利用、节约资源和提高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实用性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支撑腿、输液机构、过滤机构、导热板、水位传感器、保温板、冷水管、输送管和球阀,两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分别与箱体两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两侧面的底部,所述过滤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的两端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的右端与箱体左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保温板固定安装于箱体顶端的内壁,所述冷水管的右端镶嵌于箱体左侧面的顶部,所述输送管的左端镶嵌于箱体右侧面的顶部,所述球阀的底端固定安装于输送管顶面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输液机构包括第一抽水泵、第一抽水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抽水泵、第二抽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右端与箱体左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抽水管的右端与第一抽水泵左上方的抽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端与第一抽水泵顶端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右端贯穿箱体的左侧面并延伸到箱体的内腔,所述第二抽水泵的左端与箱体右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右端与第二抽水泵左下方的抽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左端与第二抽水泵右下方的排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定位板、过滤网、固定管、定位杆、紧固弹簧、限位块、压板和拉环,两个所述定位板相反的一面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底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的顶面搭接,两个所述固定管相反的一面分别与箱体两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分别与两个固定管的内腔插接,两个所述紧固弹簧套装于两个固定管顶端的内腔,且两个紧固弹簧的内腔套装于两个定位杆中心处的表面,两个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两个定位杆底端的表面,两个所述压板的顶面分别与两个定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拉环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探测头延伸到箱体的内腔并设置于过滤网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一种初效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冷水管和输送管相对的一端均与箱体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正面的底部通过合叶铰接有密封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余热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9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