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控制轿车后盖开启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4891.4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汤培擎;李刚正;胡万花;郝峰;王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1/54 | 分类号: | E05B81/54 |
代理公司: | 11294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前门 后盖 连接模块 闭锁器 线束 工作状态信号 本实用新型 导线连通 工序效率 轿车后盖 外置式 导通 断开 辅具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式控制轿车后盖开启辅具,具有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将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导线连通;所说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是用于提供左前门闭锁器工作状态信号的端子,即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提供的是左前门闭锁器断开的信号。在左前门未装配前可实现后盖调整,有效提升后盖调节工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式控制轿车后盖开启辅具。
背景技术
轿车后盖调整是汽车装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调整过程涉及锁扣调整,后盖与侧围的间隙/平度调整、活动尾灯与固定尾灯的间隙/平度调整,后盖与后保间隙调整等多项内容,工时定额较长。受整车门盖控制逻辑电路限制,传统的后盖调整工位必须安排在左前门装配及左前门线束电路插接完整后方可进行。
随着汽车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生产线节拍越来越快,传统的工艺布置很难适应生产线节拍的快速提升,适合后盖调整的工位少,无法满足节拍提升。这种情况下,员工调整位置受限,调整精度受影响,间接导致匹配质量下降,调整一致性得不到保障,影响工作效率及整车外观质量,进而影响车辆美观及顾客满意度,后盖的调整质量与生产效率影响客户利益及节拍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辅具实现后盖调整工序的灵活工艺布置,最终满足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控制轿车后盖开启辅具,在左前门未装配前可实现后盖调整,有效提升后盖调节工序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式控制轿车后盖开启辅具,具有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将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导线连通;所说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是用于提供左前门闭锁器工作状态信号的端子,即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提供的是左前门闭锁器断开的信号。
进一步地,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仅保留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导线连通;所说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是用于提供左前门闭锁器工作状态信号的端子,即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提供的是左前门闭锁器断开的信号。本实用新型直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导通,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向车身控制器BCM提供左前门闭锁器断开的信号(即左前门已装配完毕的)信号,也就是说,在没有进行左前门装配及左前门线束电路插接工序前,实现手动控制后盖自由开启关闭,为后盖调整工序的灵活工艺布置提供条件,提升后盖调节工序效率。
本实用新型轻巧方便,动作可靠,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接口,通用性强、适合推广和运用。因现有左前门线束公连接模块采用闭锁装置和放错结构,可以保证插接牢靠及正确,辅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实现快速连接和断开、符合实际操作要求,且此工具的制造成本低、经济性好。在此原理基础上,针对不同车型还考虑将进行更换前门线束的(公)连接模块,以适用于各种车型后盖门锁手动开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现有汽车后盖的开启原理图;
图3是现有汽车后盖在左前门未装配前的逻辑控制示意图;
图4是现有汽车后盖在左前门未装配后的逻辑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4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具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钥匙启动系统的触摸式门把手开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