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污水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3672.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星;宗原;杨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水 生物处理池 工业污水 生态过滤 沉淀池 曝气池 生态处理系统 太阳能电池板 电加热板 出口端 加热 生物分解过程 本实用新型 电源开关 能耗损失 尾水净化 系统处理 氧化分解 充分性 外排 太阳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其包括尾水沉淀池,尾水沉淀池的出口端连接有生态过滤坝,生态过滤坝的下游连接有曝气池,曝气池的出口端连接有生物处理池,生物处理池内设有电加热板,生物处理池外排布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源开关与电加热板相连,工业污水厂尾水依次经过尾水沉淀池、生态过滤坝、曝气池和生物处理池,在生物处理池内,对尾水进行加热,有助于提高氧化分解反应的充分性,并且利用太阳能实现加热,减少了生物分解过程的能耗损失,经过该系统处理后,处理成本较低,尾水净化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污染情况可谓触目惊心,各条江河以及各个湖泊的水环境容量早已无法负荷水污染,然而各种污水排放量却在不断增长,对于江河水污染来说,工业废水是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频繁出现水污染事故,平均每年发生次数高达1000起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大量高污染企业仍然存在,许多企业没钱或不愿意投钱治理工业废水,使得这些企业违法排污情况普遍存在,除较大城市之外,许多城镇污水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使得许多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损失几乎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0%,由此可见,水污染问题尤其严峻。
工业废水种类较多,有综合废水、含铬废水、含氟废水等等,授权公告号为CN2050995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尾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尾水收集池、尾水回用泵、切换装置及消防储备水池组成,尾水收集池进口端与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相连,出口端与尾水回用泵相连,尾水回用泵通过输水管线将尾水输送至灌溉区域和消防储备水池,尾水收集池内设有尾水集中加热区,在尾水集中加热区设置有尾水加热装置;利用该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
但是,上述装置直接采用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净化处理,但是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通常成本较高,若大量处理生活污水,则设备损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污水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成本较低,可取代上述采用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处理性价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工业污水厂尾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尾水沉淀池,所述尾水沉淀池的出口端连接有生态过滤坝,所述生态过滤坝的下游连接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出口端连接有生物处理池,所述生物处理池内设有电加热板,所述生物处理池外排布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源开关与电加热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污水厂尾水排至尾水沉淀池,经过静置沉淀后,上层清液排放至生态过滤坝,经过生态过滤坝过滤后进入曝气池,使得尾水内氧含量充足,减少了大量的厌氧型细菌,进一步的,在生物处理池内利用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反应,将尾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实现了对尾水的过滤净化,在生物处理池内,对尾水进行加热,有助于提高氧化分解反应的充分性,并且利用太阳能实现加热,减少了生物分解过程的能耗损失,经过该系统处理后,处理成本较低,尾水净化度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水沉淀池内设有格栅过滤板,所述尾水沉淀池的底部位于格栅过滤板的下方设有潜污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污水厂尾水进入尾水沉淀池内,经过格栅过滤板后,将较大杂质阻挡在格栅过滤板上,防止潜污泵的堵塞;静置后,利用潜污泵抽取沉淀在尾水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有助于将污泥排出,然后再将上层清液排放至生态过滤坝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态过滤坝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网箱块石挡墙、紧靠网箱块石挡墙设置的细瓜子片层以及设置在两细瓜子片层间的中粗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3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型船舶生活污水生态处理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智能河道水体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