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净化循环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8857.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潘永虎;田进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海桥燃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7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生石灰 本实用新型 水池 传输系统 生石灰水 中和反应 喷淋塔 喷洒 循环用水装置 传输润滑油 润滑油生产 尾气出气管 顶端设置 高效利用 喷淋装置 喷洒系统 尾气净化 石灰水 水雾状 中酸性 排出 喷出 水珠 水资源 净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净化循环用水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生石灰水的生石灰水池、用于传输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并进行降温的尾气降温传输系统、用于喷洒生石灰水的生石灰水喷洒系统以及用于将尾气与喷洒生石灰水两者进行中和反应的喷淋塔;所述喷淋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净化后的尾气排出的尾气出气管;所述生石灰水池与尾气降温传输系统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石灰水池与尾气降温传输系统相连通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尾气中酸性气体与喷淋装置喷出的生石灰水雾状水珠充分进行中和反应外,反应后的液体还能够回流到生石灰水池内,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净化循环用水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精制来提高润滑油油品的品质,润滑油精制包括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两种,加氢精制后的油品,其颜色、安定性和气味得到了改善,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显著提高,同时粘度、粘温性能的变化不大,同时能够降低油品中的非烃元素如硫氮氧的含量降低,收率高于白土精制法,也没有白土供应和废白土处理等问题。因此,加氢精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润滑油生产商家列为首选的润滑油精制精制方法。然而现在润滑油加氢精制过程中,润滑油中含有的硫等有害杂质会转变成硫化氢呈废气随着氢气排出。
现有的尾气净化装置需要用到碱液对含有硫化氢的尾气进行净化,净化的时候含碱液只是盛放在碱液盛放池内,然后由喷淋装置将碱液喷洒出来与尾气进行反应,但是反应后的水不能进行循环利用,造成水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净化循环用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尾气净化装置喷洒出的碱液无法进行循环利用而造成水量浪费的问题,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净化循环用水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生石灰水的生石灰水池、用于传输润滑油生产用尾气并进行降温的尾气降温传输系统、用于喷洒生石灰水的生石灰水喷洒系统以及用于将尾气与喷洒生石灰水两者进行中和反应的喷淋塔;所述喷淋塔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净化后的尾气排出的尾气出气管;所述生石灰水池与尾气降温传输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尾气降温传输系统包括与生石灰水池相连通用于对传输尾气进行降温并将生石灰水喷洒系统喷洒出的生石灰水回流输送至生石灰水池的水箱以及穿过水箱且出口端设置在喷淋塔内部的尾气进气管。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生石灰水喷洒系统包括设置在生石灰水池内并与生石灰水池相连通用于盛放生石灰水的生石灰水盛放桶、设置在生石灰水盛放桶内用于将生石灰水盛放桶内的生石灰水进行输送的抽水泵、设置在喷淋塔内部上方用于向喷淋塔内喷洒生石灰水的喷淋装置以及设置在抽水泵和喷淋装置之间的喷淋装置进水管。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生石灰水盛放桶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过滤网。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生石灰水池与尾气降温传输系统相连通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尾气中酸性气体与喷淋装置喷出的生石灰水雾状水珠充分进行中和反应外,反应后的液体还能够回流到生石灰水池内,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生石灰水池,2、生石灰水盛放桶,3、抽水泵,4、喷淋装置,5、喷淋装置进水管,6、喷淋塔,7、水箱,8、尾气进气管,9、尾气出气管,1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海桥燃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海桥燃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8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