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的拉线位移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6385.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昆;王鑫刚;张红星;谢双林;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气密环 弹簧 拉线位移传感器 轮毂外壳 钢丝绳 电位器 外部 缠绕 发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挂钩 弹簧外壳 挂钩连接 连接弹簧 轮毂边缘 外部设置 位移变化 导弹发射 安装孔 发射筒 外部唇 传感器 穿出 弹体 内壁 伸入 干涉 | ||
一种新型结构的拉线位移传感器,包括弹簧、轮毂、电位器;轮毂上部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部的弹簧外壳上;轮毂的下部缠绕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轮毂边缘处,另一端缠绕在轮毂上后,从轮毂外部设置的轮毂外壳穿出;电位器的头部伸入到轮毂下部与轮毂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尺寸能够放置于发射装置气密环以下部位,导弹发射过程不会干涉弹体运动,同时能够通过轮毂外壳上的两个安装孔使其安装在发射筒内壁上,通过在气密环外部唇沿处安装挂钩,并与传感器外部挂钩连接,从而测取气密环位移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绳位移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导弹发射装置内部气密环位移测试的新型结构的拉绳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气密环是新型发射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在导弹发射装置内壁,具有适配、导向、降载、发射气密和均压联通等作用。气密环在导弹发射过程中存在较大变形,其位移变化量的大小可直接衡量导弹出筒时的摩擦力,并能确定弹在筒内的姿态,对保证导弹的正常发射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气密环为异型截面结构,其所在工作环境非常狭小、复杂,具有高温、压力、粉尘、冲击、多相流流场综合作用等特点,当前的位移测试技术中,仅有拉绳位移传感器具备气密环位移测试的可能性,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位移传感器结构形式均不满足测试环境要求,因此,针对发射装置内部环境及气密环位移变化规律,需设计一款新型结构的拉绳位移传感器,从而获取气密环位移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获取发射装置气密环位移的拉绳位移传感器,且该传感器可以安装于导弹发射装置内壁,能够适应气密环复杂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结构的拉线位移传感器,包括弹簧、轮毂、电位器;轮毂上部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外部的弹簧外壳上;轮毂的下部缠绕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轮毂边缘处,另一端缠绕在轮毂上后,从轮毂外部设置的轮毂外壳穿出;电位器的头部伸入到轮毂下部与轮毂连接。
电位器设置在电位器外壳中,电位器的头部伸出电位器外壳后,与轮毂下部连接。
轮毂外壳内部设置与轮毂的外径方向相切的内部槽,钢丝绳的另一端从内部槽穿出。
所述轮毂外壳外部设置钢丝绳外部组件,钢丝绳外部组件包括空心式缓冲垫,空心式缓冲垫的空心处嵌有一空心式摩垫,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内部槽后,从空心式减摩垫的空心处穿出,并通过设置在卡箍锁死。
所述弹簧外壳和轮毂外壳通过转接块固定。
所述空心式缓冲垫为高弹性橡胶,所述空心式减摩垫为陶瓷。
所述轮毂外壳上设置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安装孔。
所述弹簧为恒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尺寸能够放置于发射装置气密环以下部位,导弹发射过程不会干涉弹体运动,同时能够通过轮毂外壳上的两个安装孔使其安装在发射筒内壁上,通过在气密环外部唇沿处安装挂钩,并与传感器外部挂钩连接,从而测取气密环位移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安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6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