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3842.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6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钦平;刘本生;邹国元;李吉进;李钰飞;许俊香;吴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杆 半环结构 连接座 容纳腔 下端 移苗 本实用新型 控制环 移苗器 固土 铰接 开环 合拢 反向转动 可开合 自由端 作物苗 转动 靠拢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包括控制环、两根控制杆和一对铲壳,控制环包括两个半环结构,两个半环结构的一端铰接,两个半环结构的另一端为可开合的自由端,两个半环结构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每一个连接座与一个控制杆铰接,在每一控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铲壳,两个铲壳之间形成用于移苗的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实施移苗,具体地,操作两根控制杆使其相对于连接座转动,从而驱使两个铲壳下端分离,进而使容纳腔打开,待容纳腔包围作物苗后,操作两根控制杆相对于连接座反向转动,即可驱使两个铲壳下端靠拢,从而合拢容纳腔,之后便可进行移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设备,具体是关于一种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属于农作物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的农作物在种植中需要进行带土的移栽或补苗,以保障新移栽的苗子缓苗快,长势好。在过往的移苗操作中,多采用工具直接挖土移栽的方式,经常导致移栽的幼苗根系受损,或随带的土体散落,造成死苗或弱苗现象,并且移栽效率缓慢。因此,为提升移苗效率、效果,移苗器开始广泛应用。传统移苗器的铲壳采用中空管,使用时铲壳插入土体,达到预定深度后,摇晃移苗器,使其容纳的土体与原土壤分开,从而实现移苗。由于传统移苗器所用的铲壳直径都是固定的,当所移栽的禾苗张开的叶片直径大于铲壳直径时,该器具就无法使用;同时,由于采用的铲壳是中空管状结构,上下两端的直径相同,当插入土体移苗时,所带上的土壤往往被破坏而掉落,造成操作失败或损害禾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包括控制环、两根控制杆和一对铲壳,所述控制环包括两个半环结构,两个所述半环结构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半环结构的另一端为可开合的自由端,两个所述半环结构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每一个连接座与一个所述控制杆铰接,在每一所述控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铲壳,两个所述铲壳之间形成用于移苗的容纳腔。
所述的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优选的,两所述铲壳的上部直径较下部直径略大,以使两所述铲壳闭合时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呈上大下小的状态。
所述的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优选的,所述控制杆与所述铲壳的外壁上部焊接。
所述的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座、控制杆呈左、右对称布置。
所述的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控制杆的顶端设置有单独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实施移苗,具体地,操作两根控制杆使其相对于连接座转动,从而驱使两个铲壳下端分离,进而使容纳腔打开,待容纳腔包围作物苗后,操作两根控制杆相对于连接座反向转动,即可驱使两个铲壳下端靠拢,从而合拢容纳腔,之后便可进行移苗。当作物苗体积较大时,可通过两根控制杆施力,使控制环张开,此时可以扩大容纳腔的容积,便于对体积较大的作物苗进行移苗操作。2、本实用新型两铲壳的上部直径较下部直径略大,当两个铲壳闭合时,造成两铲壳形成的容纳腔上大下小,使容纳的土体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圆圈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3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插秧机
- 下一篇:一种大豆育种试验用移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