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级电力猫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2080.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网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线路 耦合器 信号输出端口 控制主板 微控制器 电力猫 电源口 二线制 工业级 以太网 单片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出端 抗干扰能力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信号连接 电源线 三线制 两组 体内 传输 替代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级电力猫,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线相连的电源口、用于外部信号连接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信号输出端口相连的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内集成有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所述电源口与两个二线制的交流线路耦合器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每个所述交流线路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均与一个D/A转换器相连、其信号输出端均与一个A/D转换器,两个所述的A/D转换器、两个所述的D/A转换器均与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相连。通过两个二线制的交流线路耦合器的组合来替代原来一个三线制的交流线路耦合器,将信号分为两组完全独立的通道,保证信号高质量的传输,极大的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级电力猫,应用于有线或滑触线等工业制造应用现场。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力载波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两线(火线和零线)用于载波传输的速度已经跟不上需求,目前主流的设计都是基于MIMO(火线,零线和地线)传输,以实现更高的带宽需求。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业设备现场的网络需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现有电力线来传输网络控制信号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技术应用。在工业应用中,因为工业现场这样的场所,线路一方面比较复杂,另一方面线路上负载比较多,所以线路上的干扰比较大。工业现场的线路环境都是以三火一地或者三火一零两种电力线供电模式,传统的载波技术MIMO结构无法适应这种四线制的传输,只能采用将将两组信号公用一根电缆,达到MIMO传输的效果。上述耦合方式存在弊端,任意一根电缆受到干扰会造成整体通讯质量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级电力猫,其采用四线制的MIMO传输,解决了传输过程中信号不平衡,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级电力猫,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电源线相连的电源口、用于外部信号连接的一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信号输出端口相连的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内集成有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所述电源口与两个二线制的交流线路耦合器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每个所述交流线路耦合器的信号输入端均与一个D/A转换器相连、其信号输出端均与一个A/D转换器,两个所述的A/D转换器、两个所述的D/A转换器均与单片以太网微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二线制的交流线路耦合器的组合来替代原来一个三线制的交流线路耦合器,将信号分为两组完全独立的通道,保证信号高质量的传输,极大的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优先地,所述交流线路耦合器与A/D转换器之间设置有接收滤波器,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所述交流线路耦合器与D/A转换器之间设置有电路保护器,用于保护控制主板不受来自二线制交流线路耦合器电流信号的干扰。
进一步来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产品安装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上端两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在其上设置有安装孔位。上述安装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当电力猫需要固定时,可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位将其固定。
进一步来说,位于两个安装片之间所在的安装面上横向设置有标准导轨,所述标准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壳体上。通过标准导轨的设计,使其能够滑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丰富了其应用范围。
优先的,所述标准导轨的导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中部铰接在导槽内,位于铰接部两侧所在弹性件在平放状态时均有部位裸露在导槽外部。通过弹性件的设计,使其在导轨上移动后能够固定下来,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来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片,方便将壳体上的热量排出,方便电力猫的长时间连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力猫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网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网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2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