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油管路及润滑油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0256.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9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鲁治强;张晓宇;李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博纳琪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750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油罐 输油管路 油泵 润滑油生产 出油口 单向阀 输油 本实用新型 油泵出油口 油泵进油口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调和油罐 依次连通 滤网 输油系统 进油阀 进油口 润滑油 油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油管路及润滑油生产装置,包括:第一油泵、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进油口、第一进油阀、第一管道、第一滤网、第一油泵进油口、第一油泵、第一油泵出油口、第一单向阀、第二管道、第一出油口以及基础油罐依次连通;所述基础油罐、基础油罐出油口、第三单向阀、第三管道、第二滤网、第二油泵进油口、第二油泵、第二油泵出油口、第五管道、第四单向阀、第四管道、第二出油口以及调和油罐依次连通;润滑油生产厂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管路进行油输送时,能够使输油管路的输油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实现两路向基础油罐输油,可以实现两路向调和油罐输油,并提升了整个输油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油管路及润滑油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润滑油调和工艺有多种,但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罐式调和和管道调和。其中,由于罐式调和方式的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易操作,装置的投资较少,适用于生产小批量和多组分的调和油,同时对于非流动体状态添加剂的润滑油产品的调和也同样适用,因此,罐式方法是我国绝大多数润滑油生产厂生产润滑油的方法。
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基础油、成品油等都需要从一个加工设备向另一个加工设备中输送。通常,在每两个设备之间设置输油管路,输油管路包括管道、油泵以及阀门等。例如:向基础油油管输送基础油时,需要与基础油油管的进油口处连通输油管路,包括管道、油泵以及阀门等;当基础油油罐向调和罐输送基础油时,需要在基础油油罐与调和罐之间设置输油管路,同样包括管道、油泵以及阀门等。
公开号为CN2071621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油管路及润滑油生产装置。包括油泵;还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油泵以及第二管道依次连通,第一管道远离油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进油口,第二管道远离油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出油口;还包括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第三管道、油泵以及第四管道依次连通,第三管道远离油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二进油口,第四管道远离油泵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出油口。润滑油生产厂大量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管路进行油输送时,能够使多个输油管路组成的输油系统结构紧凑,从而可减少输油系统的占地面积。上述装置由于采用了一个油泵,当多个基础油罐车的油料需要输送到基础油油罐时,增加了基础油罐车的等待时间,特别是当油泵出现故障时,生产效率则会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输油管路的输油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实现两路向基础油罐输油,可以实现两路向调和油罐输油,并提升整个输油系统可靠性的输油管路及润滑油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油管路及润滑油生产装置,包括:第一油泵、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进油口、第一进油阀、第一管道、第一滤网、第一油泵进油口、第一油泵、第一油泵出油口、第一单向阀、第二管道、第一出油口以及基础油罐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与基础油罐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使油液由第一油泵向第一出油口方向单向流动;
还包括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基础油罐、基础油罐出油口、第三单向阀、第三管道、第二进油阀、第一滤网、第一油泵进油口、第一油泵、第一油泵出油口、第二单向阀、第四管道、第二出油口以及调和油罐依次连通;所述基础油罐出油口与基础油罐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与调和油罐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使油液由第一油泵向第二出油口方向单向流动;所述第三单向阀使油液由基础油罐向第一油泵方向单向流动;
所述基础油罐、基础油罐出油口、第三单向阀、第三管道、第二滤网、第二油泵进油口、第二油泵、第二油泵出油口、第五管道、第四单向阀、第四管道、第二出油口以及调和油罐依次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使油液由第三管道向第四管道方向单向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博纳琪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博纳琪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0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乙烯储罐氮封气体配比器
- 下一篇:管道开关装置及智能燃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