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7505.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关银环;薛建平;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心 变压器 抗短路能力 器身结构 撑板 撑棒 本实用新型 钢性支撑 加强板 辐向 限位 钢制加强板 抗短路性能 绕组结构 力传递 原有的 拉伸 向内 压缩 传递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它包括铁心、绕组;所述绕组的内径侧与铁心之间通过长方形撑板和圆形撑棒提供钢性支撑;所述绕组的外径侧通过加强板限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保留原有的铁心、绕组结构,通过增加圆形撑棒和长方形撑板对绕组内径与铁心间提供钢性支撑,通过加强板对绕组外径限位,将绕组内侧受到向内压缩的辐向力通过撑棒和撑板传递至铁心,将绕组外侧受到向外拉伸的辐向力传递至钢制加强板,提高绕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变压器抗短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在整个运行期间,短路事故是引起变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近几年来,配电变压器抗短路问题被广泛关注。为降低变压器成本,目前的配电变压器铁心结构多采用椭圆或长圆形截面,与之配合的绕组结构同样为椭圆形或长圆形。变压器在短路电流冲击下,作用于绕组周长方向的辐向力使内绕组收缩、外绕组胀大,另外因漏磁场分布、绕组结构等原因,周向力分布不均,沿器身长轴方向绕组变形最明显,电抗变化量增大,出现辐向失稳、绝缘失效等情况,对变压器安全运行造成影响;靠工装设备、工艺手段提高绕组绕制紧度,离散性较大,器身强度难以保障,短路力作用下绕组易变形,甚至损坏,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保留原有的铁心、绕组结构,通过增加圆形撑棒和长方形撑板对绕组内径与铁心间提供钢性支撑,通过加强板对绕组外径限位,将绕组内侧受到向内压缩的辐向力通过撑棒传递至铁心,将绕组外侧受到向外拉伸的辐向力传递至钢制加强板,提高绕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变压器抗短路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它包括铁心、绕组;所述绕组的内径侧与铁心之间通过长方形撑板和圆形撑棒提供钢性支撑;所述绕组的外径侧通过加强板限位。
器身结构为三相变压器的器身结构,所述加强板设置在三相变压器的左、右端面上;所述器身结构还包括上下夹件;所述加强板与位于固定在夹件的U型板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铁心和绕组为长圆形结构;所述长方形撑板设置在长圆形结构的长形位置、半圆形的顶点位置的绕组的内侧与铁心之间;所述圆形撑棒设置在长圆形结构的半圆形位置的绕组的内侧与铁心之间的台阶间隙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保留原有的铁心、绕组结构,通过增加圆形撑棒和长方形撑板对绕组内径与铁心间提供钢性支撑,通过加强板对绕组外径限位,将绕组内侧受到向内压缩的辐向力通过撑棒和撑板传递至铁心,将绕组外侧受到向外拉伸的辐向力传递至钢制加强板,提高绕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变压器抗短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提高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器身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7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骨架、变压器及电源
- 下一篇:一种干式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