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23821.0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0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祥泰荣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30/04 | 分类号: | B65D30/04;B65D33/00;B65D30/08;B65D8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夹 袋体 透明膜 编织袋 标签 本实用新型 袋体固定 重复利用 编制袋 辨识 出袋 开口 体内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袋,其包括袋体,还包括设置在袋体一侧的标签夹,所述标签夹包括透明膜,且透明膜的一侧开口,其余三侧与袋体固定连接。对袋体进行标记的标签可以放置到标签夹内,通过观察标签能够辨识出袋体内装有的原料,便于对重复利用的编制袋内的原料进行区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袋,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纬编织得到产品。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有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等特点。
为了响应环保生活,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一般会将使用过的编织袋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是回收再利用的编织袋内会装有不同的原料,保存的时候又需要将袋口进行封闭,不方便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区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方便在利用的编织袋内部的原料进行区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包括袋体,还包括设置在袋体一侧的标签夹,所述标签夹包括透明膜,且透明膜的一侧开口,其余三侧与袋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袋体进行标记的标签可以放置到标签夹内,通过观察标签能够辨识出袋体内装有的原料,便于对重复利用的编制袋内的原料进行区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上固定有U形块,所述透明膜热压在U形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久的使用之后,透明膜可能会出现破损,这时需要对透明膜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就旧的透明膜拆下,将新的透明膜重新热压到U形块上,U形块能够避免热压过程中对袋体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透明膜靠近U形块的开口端设置有对透明膜进行封口的封口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件对透明膜进行封口,能够减少外界的杂质进入到透明膜内,对透明膜内标签进行保护,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口件为夹链,且所述夹链为卡扣式,分别固定在袋体和透明膜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式的夹链便于启闭,方便控制透明膜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签夹的底端还设置有辅助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夹内能够放置备用标签或其他工具,更方便的对袋体进行表示,并且方便工具的拿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的顶端和底端固定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与袋体固定连接,中间部分与袋体之间形成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条能够穿过连接条和袋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对于袋体进行搬运的把手,方便对袋体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靠近袋体的一侧固定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能够增加袋体和布条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搬运时布条和连接条接触位置的稳定性,便于稳定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的内部附有防潮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潮膜能够对袋体内的原料进行保护,减少袋体内的原料收到潮气的侵蚀,增加原料的存储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对袋体进行标记的标签可以放置到标签夹内,通过观察标签能够辨识出袋体内装有的原料,便于对重复利用的编制袋内的原料进行区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祥泰荣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祥泰荣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3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