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采区节能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4550.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霞;艾德春;杨付领;郭明涛;任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8 | 分类号: | E21F1/18;E21F7/00;E06B7/086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553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球 浮球腔 煤矿采区 排风段 抽采 节能通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排风百叶窗 进风管道 拉绳 抽真空处理 安全系数 出风百叶 顶部设置 高效节能 均匀设置 矿山通风 上下浮动 竖直设置 天圆地方 通风系统 限位装置 方管状 节能性 中空 侧壁 内腔 逸出 填充 接通 瓦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通风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系数、高效节能的煤矿采区通风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采区节能通风系统,包括抽采管道和进风管道,进风管道上设置若干出风百叶;抽采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排风段,排风段呈方管状且两端通过天圆地方管与抽采管道的主体部分连接通,排风段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百叶窗帘、侧壁竖直设置有浮球腔;浮球腔内适配有浮球,浮球中空且可在浮球腔内上下浮动,浮球腔两端均留有气道、且均设置有限制浮球逸出的限位装置;浮球内腔抽真空处理或填充密度小于瓦斯的气体,浮球通过第一拉绳与排风百叶窗帘的拉绳或连杆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采区节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施工环境,首先表现在井下氧气不足,不利于工作人员长期井下施工;其次在井下施工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瓦斯,如果不及时排除,必然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井下管道通风系统应运而生。在煤矿矿井中,除了在矿井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风机通风外,还需要设置瓦斯的抽采管道,而矿井中瓦斯的浓度主要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具体表现为:当刚对架设管道抽放瓦斯时,管道进口距离工作面较近,一般为30-50m,瓦斯浓度为5%左右;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瓦斯抽放管道进口距工作面较远达150m左右,瓦斯浓度可达15%以上,此时需重新架设瓦斯抽放管道,保证瓦斯抽放管道进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在规定的范围内。
而在重新架设管道后,管道增长,排气阻力变大,需要对后方的管道的排气/吸气效率进行调节,以保证工作区的瓦斯浓度在安全值范围内。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调节,一种是人工调节,另一种是在排气/吸气附近设置瓦斯浓度传感器和电控风门。其中,人工调节不仅耗时效率低而且不易调整至所需抽/排气效率,风机的利用率不高。而设置瓦斯传感器和电控风门的方式,其工作原理为:当测得瓦斯浓度过高时,对应的电控风门开口调大,反之则调小或关闭,从而实现了对排风机的有效利用。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煤矿井内为易燃、易爆的高危区域,电控风门、瓦斯浓度传感器等用电器的加入,势必会增加井下的爆炸风险,为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煤矿采区节能通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采区节能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采场内顶面上的抽采管道和设置在采场内地面上的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设置若干出风百叶;所述抽采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排风段,所述排风段呈方管状且两端通过天圆地方管与抽采管道的主体部分连接通,所述排风段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百叶窗帘、侧壁竖直设置有浮球腔;所述排风百叶窗帘叶处于片开启状态时向上倾斜,所述浮球腔内适配有浮球,所述浮球中空且可在浮球腔内上下浮动,所述浮球腔两端均留有气道、且均设置有限制浮球逸出的限位装置;所述浮球内腔抽真空处理或填充密度小于瓦斯的气体,所述浮球通过第一拉绳与排风百叶窗帘的拉绳或连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浮球腔与第一拉绳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圆心高于排风百叶窗帘的高度,所述第一拉绳中部绕设在定滑轮的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浮球腔内部涂抹有润滑脂。
优选的,所述抽采管道铺设在U型卡构成的安装架上,所述U型卡的两端锚固在采场顶面的岩壁内。
优选的,所述浮球腔与排风段之间设置有滑轮槽,所述滑轮槽内适配有可左右滑动的动滑轮,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和浮球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设在动滑轮上后与定滑轮固定连接,所述动滑轮通过第二拉绳与与排风百叶窗帘的拉绳或连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盘水师范学院,未经六盘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4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瓦斯隧道用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风稳定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