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协同固化脱水污泥与原生污泥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3456.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2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李方志;刘新立;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213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装置 二级混合 脱水污泥 原生污泥 破碎 本实用新型 固化脱水 一级混合 污泥 储存 协同 输送机构 系统结构 出料口 进料口 掺混 固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协同固化脱水污泥与原生污泥的系统,包括二级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储存、破碎脱水污泥并输送破碎的脱水污泥至二级混合搅拌装置的脱水污泥储存‑破碎‑输送机构、以及用于掺混拌合原生污泥、中砂及固化辅料的一级混合搅拌装置,一级混合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二级混合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处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固化脱水污泥与原生污泥的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物质残片,其含水率高、组分复杂。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市政污水厂建设数量及规模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我国2016年三季度市政污水处理量为1.7亿立方米/日,按照每万吨污水产生湿污泥约5吨计(80%含水率),年产市政污泥将达到3000万吨,根据国家“十三五”污水处理规划,至2020年预计全国市政污水处理量达到2.69亿立方米/日,则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大量市政污泥若不妥善处理处置,必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根据污泥处理处置“四化”要求,当前市政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卫生填埋、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干化焚烧等,“厌氧消化+深度脱水”技术在污泥减量化(减量化程度在60%以上)、资源化(回收污泥中生物质能源)、无害化(杀灭有害病原菌)及稳定化(生成稳定腐殖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目前国际主流的污泥处理工艺之一,近年来在国内也快速兴起和应用。污泥干化焚烧技术存在投资成本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好氧堆肥后的产物存在市场空间受限、环境安全性等问题,目前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当前市政污泥处置的最终去向仍是经处理后进入填埋场处置。
市政污泥若直接加固化剂及辅料固化,相关指标可符合进入填埋场的污泥泥质标准,但此工艺无法实现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要求。
目前国内厌氧消化项目消化污泥采用的脱水设备类型主要为板框压滤机,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可以降解污泥中有机物、回收生物质能源,之后经板框脱水可大大减少污泥体积,有效实现了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脱水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PAM、混凝剂(有机或无机)等调质药剂,同时脱水污泥中仍保留有一定有机质含量(20%以上),造成脱水污泥具有弹性、吸水性,脱水污泥有机质越高、PAM加量越多,该特性越明显。污泥板框脱水后含水率可降至60%以下,但单纯物理挤压脱水仅可缩小污泥体积,无法彻底改变污泥性质,当脱水污泥遇水易吸水,导致其力学指标变差,易滑动,稳定性变差。脱水污泥常规处置方式为进入填埋场与生活垃圾混填,进入填埋场的脱水污泥易吸收垃圾及周边环境水分,导致污泥含水率增加、力学指标变差、流动性变强,影响填埋场堆体稳定性;脱水污泥吸水后易分散进入渗滤液导渗系统,污泥中重金属和污泥颗粒易溶出导致后端渗滤液处理难度加大,影响进水除杂效率和排放指标稳定性,同时脱水污泥分散进入垃圾堆体,易堵塞沼气排放空隙,造成沼气收集不畅并存在安全隐患。
板框脱水污泥破碎后体积仍较大(直径大于10cm),若与固化剂拌合后仅表层进行水化固化反应,结合力不强,导致整体固化效果差,吸水性和力学指标未有明显改善。且板框脱水污泥使用大量固化剂情况下,增加处置成本、增大污泥重量与体积,经济性及环保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处理效果好的协同固化脱水污泥与原生污泥的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协同固化脱水污泥与原生污泥的系统,包括二级混合搅拌装置、用于储存、破碎脱水污泥并输送破碎的脱水污泥至二级混合搅拌装置的脱水污泥储存-破碎-输送机构、以及用于掺混拌合原生污泥、中砂及固化辅料的一级混合搅拌装置,所述一级混合搅拌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二级混合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3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BMR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粪便有机肥处理用混合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