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轴承及其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6420.0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民;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冯燕平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内圈 新型轴承 保持器 密封结构 配合处 钢球 轴承密封结构 轴承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 过盈配合 直角结构 轴承内圈 轴承外圈 防尘 防尘槽 密封槽 易加工 轴向力 唇边 防漏 卡接 内唇 竖直 外唇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轴承及其密封结构,属于轴承密封结构技术领域。该新型轴承包括外圈、内圈、钢球、保持器以及密封圈,外圈内部设有内圈,保持器、密封圈设在外圈和内圈之间,且保持器位于密封圈内侧,保持器内侧固定有钢球;所述外圈、内圈及密封圈构成了新型轴承密封结构,密封圈一端卡接在轴承外圈的防尘槽中,另一端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配合,配合处的内圈截面为“L”型直角结构,配合处的密封圈设有“L”型截面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内外唇,内唇与外唇的夹角范围是150°±2°;两个唇边及内外唇夹角的设计,可保证内圈与密封圈充分过盈配合,提高防尘、防漏效果,解决轴承密封性能受轴向力影响的问题,结构简单,易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密封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轴承及其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密封圈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配合处的结构如图1所示,密封圈只有一个唇部与内圈接触,且两者采用轴向过盈配合。轴承由于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因轴向力的影响造成密封效果失效,外部泥水及污物进入轴承内部,造成轴承内部油脂润滑性能失效,最终造成轴承提前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轴承及其密封结构,能够解决轴承密封性能受轴向力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轴承密封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以及装配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圈一端卡接在轴承外圈的防尘槽中,另一端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配合,所述轴承内圈与密封圈结合处的截面为“L”型直角结构,且结合处密封圈的轴向截面形状为“人”字型;所述密封圈的“人”字型结构包括两个唇边,即“L”型截面竖直方向的内唇和“L”型截面水平方向的外唇;所述内唇与轴承内圈接触点是轴向过盈配合点,所述外唇与轴承内圈接触点是径向过盈配合点;所述外唇与内唇之间的夹角为150°±2°。
一种新型轴承,包括所述的新型轴承密封结构,还包括钢球及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固定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所述钢球固定在保持器内侧,所述保持器位于密封圈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密封结构相对于现有的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密封圈使用过程中失效的问题且轴承防漏及防尘性能好,改进后的密封圈,使轴承寿命提高1.5倍;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结构与轴承内圈密封槽之间增加1处过盈配合点,共2处配合,包括轴向过盈配合点和径向过盈配合点,密封圈外唇与内唇之间的夹角为150°±2°,可保证两配合点过盈充分,很好解决了密封圈使用过程失效的问题;2处过盈配合,还很好地阻止油脂漏出,防漏效果好,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内圈与密封圈的结合处为“L”型直角结构,设计简单,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轴承及其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承及其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密封圈靠近内圈的部位设有回脂唇、密封唇以及外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回脂唇、外唇与内圈之间存在间隙,只有密封唇与内圈紧密接触,两者接触的地方采用轴向过盈配合,这种设计导致密封圈易受轴向力的影响,造成密封失效,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希西维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6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