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管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6256.3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童卫根;官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德海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伍华荣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输送带 送料装置 转盘 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 进料斗 电容器 生产效率 转动转盘 可转动 放入 支架 转轴 转动 流出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涉及一种铜管送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铜管送料装置,包括本体、输送带和转盘,本体下部设有支架,转盘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本体内部,本体上部设有进料斗、下部设有出料口,输送带安装在出料口下部,转盘7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凹槽,转盘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小于铜管直径,凹槽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小于两倍的铜管直径。成堆铜管放入进料斗后,转动转盘,铜管流入凹槽中,凹槽转动到出料口后流出到输送带上,采用本铜管送料装置后成堆铜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涉及一种铜管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铜管,现有成堆摆放的铜管加工主要采用人工送料,需要使用大量人工,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的铜管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铜管送料装置,包括本体、输送带和转盘,本体下部设有支架,转盘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本体内部,本体上部设有进料斗、下部设有出料口,输送带安装在出料口下部,转盘7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凹槽,转盘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小于铜管直径,凹槽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小于两倍的铜管直径。成堆铜管放入进料斗后,转动转盘,铜管流入凹槽中,凹槽转动到出料口后流出到输送带上,采用本铜管送料装置后成堆铜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凹槽为8~17个。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转盘与本体之间的间隙为铜管直径的0.1~0.2倍。转动阻力小,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出料口宽度为铜管直径的1.1~1.3倍。出料位置精度高,方便后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成堆铜管放入进料斗后,转动转盘,铜管流入凹槽中,凹槽转动到出料口后流出到输送带上,采用本铜管送料装置后成堆铜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铜管送料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铜管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铜管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铜管送料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本体,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输送带,5、主动轴,6、从动轴,7、转盘,8、支架,11、进料斗,12、出料口,7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铜管送料装置,包括本体1、输送带4和转盘7,本体1下部设有支架8,转盘7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本体1内部,本体1上部设有进料斗11、下部设有出料口12,输送带4安装在出料口12下部,转盘7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凹槽71,转盘7与本体1之间的间隙小于铜管直径,凹槽71与本体1之间的间隙小于两倍的铜管直径。成堆铜管放入进料斗11后,转动转盘7,铜管流入凹槽71中,凹槽71转动到出料口12后流出到输送带4上,采用本铜管送料装置后成堆铜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4上,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凹槽71为8~17个。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转盘7与本体1之间的间隙为铜管直径的0.1~0.2倍。转动阻力小,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出料口12宽度为铜管直径的1.1~1.3倍。出料位置精度高,方便后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德海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建德海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6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制盖子磁性分离的装置
- 下一篇:多层往复式石英砂传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