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多肽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6163.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7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钟祥龙;李新宇;王宏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祥龙;李新宇;王宏欣 |
主分类号: | C07K1/04 | 分类号: | C07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多肽 反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多肽反应系统,由溶剂储罐、配液罐、反应罐、称重模块、液位传感器、自动进料系统、自动出料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反应程度检测系统、在线清洗系统组成。通过称重模块及液位传感器进行控制,自动从溶剂储罐和配液罐定量加液至反应罐。加入反应树脂和氨基酸后,自动启动搅拌,反应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罐内药液温度发送至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反应罐内药液温度精准控制。通过在线紫外检测及在线K检实时监测多肽合成反应程度。反应完毕,通过自动出料系统出料,收集肽树脂。通过在线电导率检测及在线pH检测监控清洁程度并实施自动清洁。采用该自动化设备,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反应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肽固相合成领域中,现有的自动多肽合成仪通过流量计来实现物料定量从储罐转移至反应釜中,但普通的涡街流量计精度不够,影响工艺控制的稳定性。若采用精度较高的质量流量计,成本非常高;并且受现场安装空间限制,质量流量计竖直安装由于固定不便往往难以实现;若水平安装会存在清洗死角,给系统管道的清洁验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增大系统污染的风险。
另外,现有多肽合成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对反应釜内的反应程度没有任何的监控,无法知晓肽链延长过程中树脂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不利于工艺开发及连续生产的稳定性控制。且当发生偏差时不能及时发现,只能等所有氨基酸偶联完毕,造成浪费。反应完毕后,未免造成污染,影响下次生产,反应装置的清洁尤为重要,现有的多肽合成系统尚无完整的在线检测及自动清洁系统。
同时,现有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收集固体反应产物只能先通过人工拆装反应釜筛板,再转移产物,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大批次的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进出料、在线监控多肽合成反应程度、在线监测及自动清洁等功能的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工业大生产的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
一种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由溶剂储罐、配液罐、反应罐、称重模块、自动进料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反应程度监控系统、自动出料系统、在线清洗系统组成。
优选地,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设有DMF分一路脉冲式洗涤管道,多肽进行一步合成后需加入哌啶去保护,随后经DMF洗涤后,确保哌啶无残留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合成。
通过增设DMF分一路脉冲式洗涤管道,实现合成与洗涤分开控制,同时减少人工添加DMF溶剂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及生产安全性。
优选地,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的配液罐、反应罐内设有搅拌器,外设有称重模块及液位传感器,自动进料系统由溶剂储罐、配液罐、反应罐之间相互连接管道、泵及开关组成。
通过称重模块及液位传感器,能明确罐内药液实时重量及体积;通过自动进料系统,自动从溶剂储罐和配液罐定量加液至反应罐,有利于及时发现偏差,提高工艺稳定性。
优选地,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的配液罐及反应罐中设有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单元共同组成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自动进料后,控制程序启动搅拌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传感器采集反应罐内药液温度发送至温度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温度,实现反应罐内药液温度精准控制。
优选地,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的反应程度监控系统由管道式在线紫外检测、在线K检组成。通过在线紫外检测装置及在线K检(The Kaiser Test)装置,实现多肽固相反应程度的实时监控,根据检测情况及时终止反应。
优选地,自动化多肽固相合成系统的反应罐设有旋转支撑机构、自动出料口,组成自动出料系统。通过旋转支撑机构,使反应罐倾斜出料,确保罐内固液体顺利出料至无残留,既降低损失,又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拆釜,接触有机溶剂及挥发物,符合EHS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祥龙;李新宇;王宏欣,未经钟祥龙;李新宇;王宏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6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