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5340.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7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江;王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比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仁 上模仁 后模 二次注塑 双色注塑 一次注塑 倒装 本实用新型 模具结构 注塑成型 组件包括 模芯 前模 外壳注塑 位置互换 注塑组件 可旋转 上模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的:一次注塑组件和二次注塑组件,一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仁和第一下模仁,二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仁和第二下模仁;第一上模仁和第二上模仁设置于前模,第一下模仁和第二下模仁设置于后模,后模可旋转,使第一下模仁和第二下模仁的位置互换;第一上模仁和第二上模仁包括模芯,第一下模仁和第二下模仁包括型腔;一次注塑组件为外壳注塑组件,二次注塑组件为骨架注塑组件。本实用新型将模具倒装:模芯设置于上模,型腔设置于后模,然后先注塑成型外壳,再注塑成型骨架,克服了双色注塑时的融色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有的两种材料是不同颜色的,有的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
以双色注塑产品的骨架和外壳为例,常规的做法是先注塑骨架,然后再注塑外壳,且传统的模具模芯在后模,型腔在前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产品会出现融色情况,即两种不同颜色的材料相融,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的:一次注塑组件和二次注塑组件,所述一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仁和第一下模仁,所述二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仁和第二下模仁;
所述第一上模仁和所述第二上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所述后模可旋转,使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的位置互换;
所述第一上模仁和所述第二上模仁包括模芯,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包括型腔;
所述一次注塑组件为外壳注塑组件,所述二次注塑组件为骨架注塑组件。
较佳的,所述一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一顶出结构,所述二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二顶出结构;
所述第一顶出结构和所述第二顶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前模。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出结构和所述第二顶出结构包括二次顶出结构。
较佳的,所述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弹性件、套筒复位杆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之间;
所述套筒复位杆包括上顶针板复位杆和下顶针板复位杆,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呈中空的套筒状结构,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下端活动穿设于上模仁中,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复位杆活动穿设于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内,所述上顶针板复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顶针板驱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上顶针板及所述下顶针板设置有顶针,所述下顶针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上顶针板的顶针相对应的顶针孔。
较佳的,所述上模仁上纵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下部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较佳的,所述通孔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垫块。
较佳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驱动所述上顶针板上下移动。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较佳的,所述第一上模仁与所述第二上模仁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所述第一下模仁与所述第二下模仁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比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比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5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色塑料成型模具组合
- 下一篇:镜片自动化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