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8903.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李明;周峰;杨国斌;任丽明;王晶;韩海仓;张亮;张荣鑫;叶茂华;谢静轲;张德武;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F16L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箍 防腐层 无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夹板 管道补口 管道外壁 检测装置 对接板 上端 对称 工作效率 固定作用 设计结构 双头螺栓 橡胶材质 一次检测 圆周运动 装置本体 左右两侧 固定架 螺纹孔 原有的 支撑杆 中夹板 滑动 形变 弹簧 贴合 下端 检测 施工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包括管道、检测装置本体和第一抱箍,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上端设有对接板,且对接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抱箍下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抱箍对称设有第二抱箍,且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上端通过双头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一次检测装置本体的圆周运动即可完成检测,提高工作效率,本装置中夹板贴合管道外壁,支撑杆沿固定架滑动,弹簧的弹力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此设计结构简单,同时夹板采用橡胶材质,夹板通过形变,可适合多种直径的管道使用,施工时,无需破坏管道原有的防腐层,对管道外壁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腐蚀现象的描述腐蚀可以理解为材料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该反应会造成管道材料的流失并导致管线部件甚至整个管线系统失效。在管线系统中,腐蚀的定义是:基于特定的管线环境,在管线系统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侵蚀,该反应可以导致管线结构和其他材料的损坏和流失。除了腐蚀作用对材料的直接破坏外,由腐蚀产物所引起的管道损坏也可视为腐蚀破坏。管道腐蚀是否会扩散,扩散范围有多大主要取决于腐蚀介质的侵蚀力以及现有管道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温度、腐蚀介质的浓度以及应力状况都会影响管道腐蚀的程度。
管道防腐指的是为减缓或防止管道在内外介质的化学、电化学作用下或由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侵蚀和变质的措施,因受各种因素影响,防腐层会出现老化及破损,管道补口的防腐层检测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对抱箍式管道连接会将管道接口直接包裹在海绵保温层内,寻找管道接口时需将保温层整段剥除,不但破坏保温层,操作复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包括管道、检测装置本体和第一抱箍,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上端设有对接板,且对接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抱箍下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抱箍对称设有第二抱箍,且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上端通过双头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上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架,且固定架滑动连接支撑杆,且固定架内部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板;
所述检测装置本体包括测厚仪,且测厚仪下端设有若干探测头,且探测头外侧对称设有两个滑轮,所述测厚仪上端设有把手,且把手套装橡胶套,所述测厚仪两端对称设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滑块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嵌入第一抱箍中,且滚轮通过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抱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抱箍下端设有凸块,且凸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凹槽,且凹槽位于第一抱箍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下端转动连接,且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位于防腐层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对应滑块设有滑轨,且滑轨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支撑杆、弹簧和夹板对称设有四个,且夹板设成弧形,且夹板贴合管道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8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