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密相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5596.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1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7/00 | 分类号: | B65B37/00;B65B37/10;B65B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仓 支撑架 上端固定 有效作用 工作台 粉料 密相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储料仓 固定架 通气管 储料 气泵 气管 装料 充气加压 粉状物 固定台 上端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相输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动密相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支撑架、储料仓和气泵,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储料仓,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泵、第二支撑架、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有效作用,使得粉状物在落入第一下料仓和第二下料仓中时由于粉料本身的性质保使得粉料无法有效、快速的进入储料罐中,此时通过气泵的有效作用,在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的有效作用下向第一下料仓和第二下料仓中充气加压,使得粉料更快的进入储料罐中得以装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相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密相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密相气力输送是一种采用仓泵和旋转阀作为供料装置,通过控制料和气的混合比实现高浓度输送的输送技术。
仓泵作为供料装置,主要是通过阀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物料的进出,但由于仓泵是单一容器,只能实现物料的间断供应,工作时通过预加在仓泵内的压力,将物料输送到管道中,从而实现物料的气力输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物料输送存在供料难以控制的弊端,极易造成物料喷涌而堵塞管道;如果采用单个的仓泵进行供料,存在装料时无法输送,输送时无法装料的问题,会严重影响物料的输送效率,且不能应用于连续供料的场所。要实现仓泵系统的连续供料,则要采用两个以上仓泵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来实现,造价高,占地面积大,为此我们推出了该产品来解决这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密相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支撑架、储料仓和气泵,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储料仓,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固定架右端固定有传送仓,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传送仓表面,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桨,所述传送仓另一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上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右端镶嵌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金属块另一端镶嵌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表面套接有传送带,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滚轮表面套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三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上端设置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上端通过导管分别连接有第一下料仓和第二下料仓,所述第一下料仓和第二下料仓上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集料仓,所述集料仓上端固定连接有漏斗。
优选的,所述金属块的形状为L字形。
优选的,所述漏斗与传送带相接触,所述漏斗的形状为三角形柱体。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下料仓的侧面,所述出气口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下料仓侧面,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表面各固定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面板和PLC。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PL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气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5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