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碟管式膜柱的新型导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523.3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6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彪;高现;林会杰;孙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0 | 分类号: | B01D61/1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会晴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盘 加强筋 透过液流道 新型导流 碟管式 连接板 膜柱 流体力学 本实用新型 密封圈边缘 结构问题 结构优化 内环侧壁 水流阻力 系统问题 应力集中 优化调整 圆心 导流体 连接条 产水 底壁 通量 分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碟管式膜柱的新型导流盘,包括导流盘本体,导流盘本体的透过液流道的形状为矩形,O形圈凹槽的内环侧壁底壁之间开设有第一R角,加强筋在靠近导流盘本体圆心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加强筋连接板,加强筋连接板将多个加强筋固定在一起,密封圈边缘两侧开设有第二R角。在原有导流盘的结构特点上解决原始导流盘存在的问题,减少因导流盘结构问题带来的系统问题;通过对原始导流盘透过液流道、O形圈凹槽、加强筋处的优化调整,改掉原始导流盘的应力集中,产水通量小,结构强度低等问题;有效增大导流盘的性能。还在加强筋连接条上设置了导流体,其既能分担应力,还能在结构优化后带来较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减少水流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碟管式膜设备的导流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DT(碟管式膜技术)膜柱中,传统导流盘中的O型圈凹槽形状过于平直而无倒角,在水压的作用下经常出现因水压不稳和安装问题,导致此处盘面整体断裂;传统导流盘的加强筋是独立安装固定的,在使用时应力集中明显,因强度不足经常出现断裂的现象;同时原始导流盘在两侧受力时,会导致透过液流道因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并最终导致导流盘损坏,且传统的透过液流道截面积偏小,导致膜袋产水通道受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碟管式膜柱的新型导流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导流盘本体,其特征在于,导流盘本体的透过液流道的形状为矩形,导流盘本体的O形圈凹槽的内环侧壁与O形圈凹槽的底壁之间开设有第一R角,导流盘本体的加强筋在靠近导流盘本体圆心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筋连接板,加强筋连接板将多个加强筋固定在一起,导流盘本体的密封圈边缘两侧开设有第二R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R角的半径为0.4-0.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R角的半径为0.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透过液流道边缘两端的尖角替换为圆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加强筋连接板顶部设置有多个导流体,导流体的形状为能降低水流流过时的阻力的形状,导流体以导流盘本体圆心为中心阵列布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流体为圆角矩形形状的柱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流体为半胶囊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导流体为内倾式船体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加强筋连接板在导流体之间还设置有网格状加强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加强条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有益效果:在原有导流盘的结构特点上解决原始导流盘存在的问题,减少因导流盘结构问题带来的系统问题;通过对原始导流盘透过液流道、O形圈凹槽、加强筋处的优化调整,解决了原始导流盘的应力集中,产水通量小,结构强度低等问题;有效增大导流盘的性能。还在加强筋连接板上设置了导流体,其既能分担应力,还能在结构优化后带来较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减少水流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正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导流盘正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导流盘与现有技术的局部结构正面对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导流盘与现有技术的局部结构反面对比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膜壳体
- 下一篇:一种反渗透膜的杀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