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质量飞轮平衡机的焊接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333.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4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景衡;余振平;冯磊;林哨;李宝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2 | 分类号: | B23K11/02;B23K11/31;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质量飞轮 负电极组件 正电极 测量台 焊接夹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 平衡机 夹持 测量主轴 垂直滑台 导通电路 滑动安装 焊接 损伤 通电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质量飞轮平衡机的焊接夹具装置。双质量飞轮置于测量台组件上,测量台组件置于负电极组件的一侧,负电极组件内部装有正电极组件,负电极组件和正电极组件的另一侧均滑动安装在垂直滑台组件上,负电极组件夹持双质量飞轮脱离测量台组件,正电极组件夹持双质量飞轮形成导通电路,正电极组件通电后对双质量飞轮进行焊接加重。本实用新型使得测量结果较为可靠,提高了测量主轴的实用寿命,避免了对双质量飞轮自身产生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装置,由其涉及一种用于双质量飞轮平衡机的焊接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双质量飞轮结构主要包括初级质量、次级质量和弹性元件。初级质量安装在发动机一侧,用于启动和传递发动机的转动扭矩,次级质量放置在传动变速器一侧,用于提高变速器的转动惯量,两个飞轮由介于两者之间弹性元件连接为一个整体。
双质量飞轮市场庞大,前景广阔。在批量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材料、制造工艺的影响,存在初始不平衡量。带有过大不平衡量的双质量飞轮在高速旋转工作时,会对汽车发动机产生振动、带来噪音、缩短寿命、甚至带来危险,因此必须对飞轮进行动平衡校正处理。
动平衡量检测结束后,通常使用焊接加重的方式对双质量飞轮的初级质量进行不平衡量修正处理,在现有技术中,将次级质量朝下作为安装面安装在测量夹具上,将初级质量置于上方,对初级质量顶面进行下压固定,然后对其顶面进行焊接加重,这样做存在几个问题:1、双质量飞轮实际使用中是使用初级质量作为安装面,然而测试过程是使用次级质量作为安装面进行测试,这与实际使用工况不符,会产生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不可靠;2、在对双质量飞轮进行焊接加重时,未使工件脱离测试夹具,而是直接在测试夹具上进行单侧压紧固定及焊接,这会使工件两级质量间的支撑材料受力,同时也会使测量主轴受力,影响双质量飞轮及平衡机测试主轴的使用寿命及其他使用性能。基于以上问题,研发一种测试方式可靠且在焊接加重过程中不会对工件两级质量间的支撑结构及测量主轴产生受力的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双质量飞轮平衡机的焊接夹具装置,解决了测试方式不可靠和在焊接加重过程中对工件两级质量间的支撑结构及测量主轴产生受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测量台组件、负电极组件、正电极组件和垂直滑台组件,双质量飞轮置于测量台组件上,测量台组件放置在负电极组件的一侧,负电极组件中装有正电极组件,负电极组件和正电极组件的另一侧均可竖直地滑动安装在垂直滑台组件上,负电极组件夹持双质量飞轮离开测量台组件,正电极组件夹持双质量飞轮形成导通电路,正电极组件通电后对双质量飞轮进行焊接加重。
所述的测量台组件包括双质量飞轮、测试夹具和测量主轴,双质量飞轮主要由次级质量飞轮和初级质量飞轮组成,次级质量飞轮经弹性件与初级质量飞轮连接,测量主轴朝上,测试夹具同轴连接到测量主轴上,测试夹具穿过双质量飞轮的中心孔,从而将双质量飞轮安装到测量主轴上,初级质量飞轮端面朝下,次级质量飞轮位于初级质量飞轮上,初级质量飞轮外边缘凸出于次级质量飞轮并在外边缘的上表面形成夹持台阶面。
所述的负电极组件包括负电极气缸、负电极压块、正电极和电极框架,负电极框架顶部的后侧固定有向侧方水平延伸的负电极支撑部,负电极框架顶部的前侧固定有两个负电极气缸,两个负电极气缸的气缸杆向下穿过负电极框架与负电极压块固定连接,负电极压块两侧均经第一导轨滑块副和负电极框架前侧壁滑动连接,负电极压块通过第一导轨滑块副导向在负电极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上下滑动;负电极压块两端的底面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初级质量飞轮的第一凸块,负电极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初级质量飞轮的负电极;第一凸块的下端面与初级质量飞轮的夹持台阶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焊机电极头组件
- 下一篇:铜线焊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