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绕上油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9572.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油 油剂 转动轴 上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接 循环系统 回流管 回收管 循环管 卷绕 上油 主油 旋转驱动机构 传动连接 机架顶部 间隔分布 循环机构 再生纤维 出油管 上油轮 槽相 连通 出口 并列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再生纤维领域内的一种卷绕上油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置有主油剂槽,主油剂槽内设置有若干分油接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2根水平的转动轴,转动轴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转动轴上对应各分油接头设有若干组间隔分布的上油机构,每组上油机构包括两个并列套设在转动轴上的上油轮,每组上油机构下方均对应设有分油剂槽,分油接头的出口经出油管与位于上方的对应分油剂槽连通,上方的分油剂槽底部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出口与下方的对应分油剂槽相对应设置,位于下方的分油剂槽底部连接有回收管,各回收管均与循环管一相连通,循环管一通过循环机构与主油剂槽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减少油剂的浪费,也节约添加油剂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再生纤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绕上油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再生聚酯短纤维生产技术主要涉及干燥、熔融挤压、纺丝、牵伸、卷曲、热定型、切断等领域,卷绕上油机的作用是对纤维进行上油。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卷绕上油机,其专利申请号:201320591039.6;申请日:2013.09.24;其结构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往复机、喂入机、牵引机以及卷绕机,所述卷绕机上设有丝束,所述卷绕机包括卷绕机本体以及设于卷绕机本体上的挡丝组件、压丝杆、上油轮、废丝辊和陶瓷辊,所述上油轮上设有挡丝组件,所述上油轮与所述挡丝组件之间设有压丝杆,所述废丝辊设于所述上油轮下方,与所述丝束相连接,所述陶瓷辊设于所述废丝辊下方与所述丝束相连接。该卷绕上油机在牵引机、喂入机缠辊停车或者是从上方纺丝箱出来的丝片的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利用挡丝部件能够挡住丝束在下行过程中缠绕、卡死上油轮。但是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有些特殊的纤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油剂进行上油,特殊纤维产品需要的油剂量是普通产品的7~8倍,该装置的上油系统无法对油剂进行循环利用,导致油剂消耗量大,上油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上油循环系统,循环利用油剂,能够减少油剂的浪费,也节约了人工添加油剂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卷绕上油循环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主油剂槽,主油剂槽内并列设置有若干分油接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2根水平的转动轴,转动轴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2根转动轴一上一下对应分布,转动轴上对应各分油接头设有若干组间隔分布的上油机构,每组上油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套设在转动轴上的上油轮,每组上油机构下方均对应设有分油剂槽,所述分油接头的出口经出油管与位于上方的对应分油剂槽连通,位于上方的分油剂槽底部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出口与位于下方的对应分油剂槽相对应设置,位于下方的分油剂槽底部连接有回收管,各回收管均与循环管一相连通,循环管一通过循环机构与主油剂槽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循环机构将循环管一排出的油剂抽入主油剂槽的分油接头进口,分油接头出口通过出油管将油剂通入上方的分油剂槽,上方的分油剂槽内的油剂通过回流管进入下方的分油剂槽,下方的分油剂槽内的油剂通过回收管进入循环管一,实现油剂的循环利用;转动轴带动上油轮转动,纤维通过上油轮时实现上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减少油剂的用量,通过少量的油剂循环利用实现上油,也节约了人工添加油剂的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油剂回收箱,循环管一端部伸入油剂回收箱内,油剂回收箱下侧连接有循环管二,循环管二上设有循环泵,循环管二上还旁接有若干进油管,进油管与对应分油接头的进口相连。循环管一排出的油剂先进入油剂回收箱,循环泵通过循环管二将油剂抽入各进油管,进油管将油剂通入分油接头。
为了便于移动油剂回收箱,所述油剂回收箱底部连接有若干移动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油接头上连接有流量计。流量计可以控制油剂的加入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95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生产用轧机快速降温装置
- 下一篇:特种纤维生产用上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