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9210.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金寿日;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琇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废水处理 过滤器 蒸汽管道 自动再生 罐体 吸附 废水 活性炭吸附 吸附污染物 再生过滤器 工业废水 过热蒸汽 进水管道 应急处理 装置设计 有机物 喷射嘴 脱附 过滤 喷射 再生 |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涉及适用于工业废水的提标和应急处理领域。该再生过滤器,在吸附罐体内设置活性炭,并利用进水管道将废水导入,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在吸附罐体内设置蒸汽管道及喷射嘴,将蒸汽管道内的过热蒸汽喷射到活性炭而脱附活性炭上被吸附污染物,使活性炭在现场就能获得再生过滤。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工业废水的提标和应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
背景技术
活性炭过滤装置虽然在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异味、臭味和消毒副产物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无法大规模获得应用,主要原因包括:
(1)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达到饱和后需要再生,常规方法是将活性炭从过滤装置中取出,然后运送到活性炭再生工厂进行再生。活性炭再生工厂采用回转窑或多段炉在800~1200℃的高温下脱附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完成再生,其缺点是:于高温下进行再生,因此再生成本较高;常规的活性炭只能再生2~3次,每次再生时损失20%~30%,而且再生后吸附性能下降,因此活性炭补充费用高;废弃的活性炭属于危废,处置成本高。
(2)常规活性炭的污染物吸附量小,容易达到不饱和,再生频率高。在回转窑应用活性炭再生装置因旋转产生的活性炭损失大受碳种类的影响小,再生效率仅为 70~90%;在多段炉中应用水平耐热式活性炭再生装置,其再生效率能达到 90~98%,但需要占用较大的占地面积、运费昂贵。
随着政府对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开始实施的新的排放标准要求下,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面临加速。特别是北京地区等敏感区域,COD的排放指标从50mg/l提升到30mg/l,利用生物处理法无法实现,高级氧化等工艺运行成本非常高很难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包括吸附罐体,其技术要点是,吸附罐体内设有活性炭,吸附罐体的进水口与进水管道一端连接,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在进水管道上还设有用于调节进水量的流量调节器,在吸附罐体内还设有蒸汽管道,蒸汽管道的进气端由吸附罐体顶部伸出,蒸汽管道的出气端由吸附罐体底部伸出,在靠近蒸汽管道进气端的管道上依次安装有用于调整进口蒸汽压力的蒸汽减压阀和用于加热低压蒸汽的电加热偶,在蒸汽管道与吸附罐体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测定进汽温度的热敏感应器,位于吸附罐体内部的蒸汽管道通过内部喷射管连接高温喷射嘴。
上述方案中,在吸附罐体侧壁上还设有活性炭填入口和活性炭排出口。
上述方案中,在吸附罐体内还设有用于调节活性炭温度的热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在吸附罐体内设置活性炭,并利用进水管道将废水导入,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在吸附罐体内设置蒸汽管道及喷射嘴,将蒸汽管道内的过热蒸汽喷射到活性炭而脱附活性炭上被吸附污染物,使活性炭在现场就能获得再生过滤。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自动再生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9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