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蒸发结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9152.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静;祁丽昉;简开忠;王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世纪江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C01C1/24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蒸发分离 氨法脱硫装置 气相出口 尾气处理单元 后处理单元 冷凝液处理 蒸发加热器 蒸发循环泵 冷凝液管 真空泵 硫铵 蒸发结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真空泵连接 单元连接 稳定运行 液相循环 依次串联 长周期 出液管 工艺水 气相管 二氧化硫 烟气 液管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蒸发结晶装置,包括蒸发分离室、蒸发循环泵、蒸发加热器、冷凝器、真空泵、尾气处理单元、硫铵后处理单元、冷凝液处理单元,冷凝器设有气相出口管与冷凝液管;所述蒸发分离室、蒸发循环泵、蒸发加热器之间设有液相循环液管并依次串联连接,蒸发分离室设有出液管与硫铵后处理单元连接,蒸发分离室设有的气相管连接至冷凝器,冷凝器的气相出口管与真空泵连接,冷凝器的冷凝液管与冷凝液处理单元连接,真空泵气相出口管与尾气处理单元连接。本装置用于氨法脱硫装置,在对氨法脱硫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要求高、烟气温度低或二氧化硫浓度高、工艺水用量少的情况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蒸发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主流工艺是石灰石-石膏方法,该方法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石膏渣,每脱除1吨二氧化硫同步产生0.7吨二氧化碳,处理这些废水、废渣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而氨法脱硫不产生废水和废渣,投入的脱硫剂氨转化成硫酸铵化肥,变废为宝,通常硫酸铵化肥的销售收入大于氨的投入成本。但长期以来由于氨法脱硫存在的氨逃逸、气溶胶等问题,制约了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专利的发明人通过过程的创新设计,通过分段控制、多点加氨从根本上消除氨逃逸和气溶胶的产生,这一阻碍氨法脱硫发展和推广的重大技术难题已得到彻底解决,可以使净烟气SO2≤35mg/Nm3,总尘(含气溶胶)≤5mg/Nm3,氨逃逸≤3mg/Nm3。
塔内饱和结晶可充分利用原烟气热量,省去蒸发结晶的投资及能耗,但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仍需配套蒸发结晶系统:1)对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要求高,长周期运行时间不低于20000h。2)烟气温度低或二氧化硫浓度高,导致吸收液铵盐平衡含量大于等于40%。3)工艺水用量小于5m3/h。4)烟气中氯化氢、氟化氢等杂质含量高。
因此,开发一种能满足以上四种情况使用,且工艺简单、投资运行成本低、长周期稳定运行的蒸发结晶系统成了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要求高,长周期运行的氨法脱硫装置的蒸发结晶装置,为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氨法脱硫装置的蒸发结晶系统,包括蒸发分离室、蒸发循环泵、蒸发加热器、冷凝器、真空泵、尾气处理单元、硫铵后处理单元、冷凝液处理单元,冷凝器设有气相出口管与冷凝液管;所述蒸发分离室、蒸发循环泵、蒸发加热器之间设有液相循环液管并依次串联连接,蒸发分离室设有出液管与硫铵后处理单元连接,蒸发分离室设有的气相管连接至冷凝器,冷凝器的气相出口管与真空泵连接,冷凝器的冷凝液管与冷凝液处理单元连接,真空泵气相出口管与尾气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蒸发结晶系统还设有补液单元,补液单元与蒸发加热器出口的液相循环管连接。补液管道管径为液相循环管管径的3-30%。
真空泵采用电机驱动,优选变频电机。
蒸发分离室、蒸发加热器、冷凝器的材质为不低于022Cr17Ni12Mo2的不锈钢材料。
冷凝器上部或冷凝器连接真空泵的管道内设有除雾器。除雾器级数为两级除雾器,两级除雾器优选波纹板+丝网。
硫铵后处理单元包括固液分离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优选以上设备依次连接。
硫铵后处理单元也可以为结晶液蒸发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结晶液蒸发设备选自DTB结晶器、耙式真空蒸发干燥器、喷雾干燥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世纪江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世纪江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9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