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3164.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4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崔景民;许玉林;谢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君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余中燕 |
地址: | 2015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孔 远端 支架 中段 本实用新型 网状薄膜 网状管 近端 血栓清除 依次连通 可膨胀 栓装置 滑脱 血栓 血管 覆盖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支架,该取栓支架包括可膨胀的网状管腔,所述网状管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近端部分、中段部分和远端部分,其中,所述中段部分的各网孔大小相同;所述近端部分的网孔大于所述中段部分的网孔;所述远端部分的网孔小于所述中段部分的网孔;所述远端部分覆盖有网状薄膜,所述网状薄膜的网孔小于所述远端部分的网孔。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防止取栓支架中的血栓滑脱向血管远端流动,从而提高血栓清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种种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rt-PA静脉溶栓仍是血运重建的标准治疗,但这种治疗存在两大致命短板:治疗时间窗短及血运重建率低,限制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广泛应用。而近10年来发展的新型机械取栓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亮点,有比静脉或动脉溶栓更高的血运重建率。
应用取栓支架取血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血管闭塞的开通率,总开通率达80%-90%,平均为82%。现有的大量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支架取栓疗效优异,相对抽吸取栓应用更广;而且单纯的抽吸需要压力水泵、专人抽吸、复杂而且不易操作,所以采用支架取栓操作更简单。
在使用取栓支架时,取栓支架随着微导管进入血管,进入到血管预设位置后,再自膨胀形成网状管腔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取栓支架由于本身结构的原因,形成的网状管腔网眼较大,所以无法完全固定并取出全部血栓。残留在血管中的微小血栓随着血液流动,流动至血管远端形成远端血管的梗阻,对患者造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果将取栓支架的网状管腔网眼设计得小而密的话,虽然能更好地完成取栓的功能,但取栓支架在自膨胀之前的直径将会变大,从而无法随微导管进入血管进行临床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除血管内微小血栓的新型取栓支架及取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支架,该取栓支架包括可膨胀的网状管腔,所述网状管腔包括依次连通的近端部分、中段部分和远端部分,其中,
所述中段部分的各网孔大小相同;
所述近端部分的网孔大于所述中段部分的网孔;
所述远端部分的网孔小于所述中段部分的网孔;
所述远端部分覆盖有网状薄膜,所述网状薄膜的网孔小于所述远端部分的网孔。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薄膜从所述网状管腔的最远端延伸至所述远端部分与所述中段部分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薄膜的网孔的孔径为20-10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管腔的内壁上分布有若干向内延伸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网状管腔的内壁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管腔上设有第一显影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管腔和所述网状薄膜由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薄膜由膨体四氟乙烯制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其中,所述取栓装置包括所述取栓支架、连接在所述取栓支架的最远端的导引导丝以及连接在所述取栓支架的最近端的输送导丝。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导丝上设有第二显影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君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君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3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结石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