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5672.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春;李伟;李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郭会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环 电加热铜环 中心支撑轴 主轴法兰盘 热电偶 隔片 导电滑环 支撑轴承 挡圈 主轴结构 上压板 轴承 本实用新型 电刷压力 机电装置 机器振动 旋转轴承 运行过程 中间环 滑环 零线 上套 刷针 跳槽 发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属于机电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导电滑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受到机器振动、发热、电刷压力变化的影响,滑环刷针容易发生频繁跳槽的问题。包括主轴法兰盘、中心支撑轴、支撑轴承和挡圈,中心支撑轴的一端与主轴法兰盘连接,中心支撑轴的另一端与挡圈连接,在中心支撑轴上沿着主轴法兰盘到挡圈的方向依次套设有支撑轴承、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零线铜环、中间环道隔片、热电偶铜环和轴承上压板;所述支撑轴承靠近主轴法兰盘设置;轴承上压板上套设有旋转轴承;电加热铜环设有多个,且在电加热铜环之间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热电偶铜环设有多个,且在热电偶铜环之间设有若干热电偶铜环隔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
导电滑环是通过导电环与电刷之间的相对旋转滑动接触来进行电加热与信号采集的机电传递装置。其中导电滑环中的主轴包括主轴法兰盘、中心支撑轴、支撑轴承、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电加热铜环隔片、备用铜环、热电偶铜环、热电偶铜环隔片、轴承上压板、轴承等。
在现场运行过程中,电加热系统温度为500°,通过热传导到达滑环温度设计温度要求为300°。受到机器振动、发热、电刷压力变化的影响;滑环刷针容易发生频繁跳槽现象,当温度升高,容易造成电刷压力的变化,造成热电偶信号丢失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导电滑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受到机器振动、发热、电刷压力变化的影响,滑环刷针容易发生频繁跳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滑环的主轴结构,包括主轴法兰盘、中心支撑轴、支撑轴承和挡圈,所述中心支撑轴的一端与主轴法兰盘连接,所述中心支撑轴的另一端与挡圈连接,在中心支撑轴上沿着主轴法兰盘到挡圈的方向依次套设有支撑轴承、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零线铜环、中间环道隔片、热电偶铜环和轴承上压板;所述支撑轴承靠近主轴法兰盘设置;所述轴承上压板上套设有旋转轴承;
所述电加热铜环设有多个,且在电加热铜环与电加热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所述热电偶铜环设有多个,且在热电偶铜环与热电偶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热电偶铜环隔片;每个热电偶铜环为双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结构采用分流技术,增加电加热铜环和热电偶铜环的数量,以提高滑道和弹片接触可靠性,减小每个滑道承载的电流,来满足环道的稳定性要求;加高初始隔片、电加热铜环隔片、中间环道隔片和热电偶铜环隔片的高度及设置U型下滑位移面,可有效防止刷针跳槽情况产生。特别是增加中间环道隔片,能有效的防治刷针跳槽情况产生。所有的塑料隔片,均采用耐高温材料精密加工而成。热电偶环道采用双槽结构,滑环刷针与热电偶环道采用8点接触方式,保证其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支撑轴包括中心轴和4块支撑板,中心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中心轴的表面均匀分布有与4块支撑板相配合的4条沟槽,每块支撑板对应的设置在每条沟槽内,4块支撑板和中心轴形成4个腔室。支撑板采用PTFE板料,采用精密加工而成。所有热电偶线缆在一个腔体;电加热管线缆按照转盘顺序分布在另外的三个腔体内。聚四氟乙烯(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环道隔片由屏蔽板组成。防止电加热环道的电磁变化对热电偶环道信号造成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支撑轴上套设有若干备用铜环,所述备用铜环设置在电加热铜环和零线铜环之间,且在备用铜环与备用铜环之间等间距的设有若干电加热铜环隔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5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SB接口装置
- 下一篇:集电环组件及风力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