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叶片背径向面精加工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4846.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4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褚春祥;杨敏;章奇;王成富;张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张欢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准立铣刀 背径向面 底刃 叶片 精加工 刀具 本实用新型 制造成本 粗糙度 高度比 后表面 铣加工 叶冠 报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叶片背径向面精加工的刀具,其能解决现有采用标准立铣刀铣加工叶冠背径向面后表面粗糙度高,导致叶片报废,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其包括标准立铣刀,所述标准立铣刀包括至少四个底刃,其中一个所述底刃的高度比其余所述底刃的高度高0.2mm~0.3mm。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片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叶片背径向面精加工的刀具。
背景技术
叶冠的作用是降低二次损失,提高涡轮效率。相邻叶片的叶冠抵紧后可以减少叶片的扭曲变形和弯曲变形,增强刚性,提高叶片的震动频率。在叶片装配时,相邻两个叶片的叶冠背径向面是互相贴合的,所以对背径向面的表面质量及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一般叶冠背径向面节距精度要求达到±0.02mm,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0.8。
现有的叶冠背、径向面的加工方案为,在五轴立式铣加工中心上,将叶片进行单驱定位(即叶片的一端固定在铣加工中心的主动轴上,另一端用顶尖顶紧),然后用硬质合金标准立铣刀的底刃铣加工叶冠背径向面。标准立铣刀具有多个底刃,多个底刃理论上处于同一平面,但是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导致底刃之间存在高低误差,此种误差造成铣加工叶冠背径向面时叶片很容易产生震动,加工刚性差,最终导致叶冠背径向面的表面粗糙度高,表面粗糙度约Ra3.2,导致叶片报废,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采用标准立铣刀铣加工叶冠背径向面后表面粗糙度高,导致叶片报废,增加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叶片背径向面精加工的刀具,其能保证叶冠背径向面的表面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降低制造成本。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叶片背径向面精加工的刀具,其包括标准立铣刀,所述标准立铣刀包括至少四个底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底刃的高度比其余所述底刃的高度高0.2mm~0.3mm。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其中一个所述底刃的高度比其余所述底刃的高度高0.3mm。
所述底刃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底刃上涂覆有氮化铝钛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在标准立铣刀的基础上,使其中一个底刃的高度比其余底刃的高度高0.2mm~0.3mm,即将其余底刃磨低0.2mm~0.3mm,从而能保证在精加工的最后,其余低的底刃不参与精加工,只有一个高的底刃与待加工面进行接触,有效消除了由于底刃高低不平导致的加工表面震动问题,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此类叶片加工的表面质量问题,表面质量合格率能达到100%,显著提高了叶片加工的质量和稳定性,该高度差设计为0.2mm~0.3mm,即为高的底刃的精加工预留了0.2mm~0.3mm的切削余量,尺寸设计合理,能够有效保证高的底刃的刃口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底刃高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叶片背径向面精加工的刀具,其包括标准立铣刀1,标准立铣刀1包括至少四个底刃,其中一个底刃的高度比其余底刃的高度高h=0.2mm~0.3mm,底刃上涂覆有氮化铝钛涂层,增强底刃的耐磨性,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图1和图2中底刃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底刃一21、底刃二22、底刃三23和底刃四24,其中底刃二22、底刃三23和底刃四24在标准立铣刀的基础上统一磨低0.2mm~0.3mm,优选磨低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4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轨列车转向架电机上盖板产品刀具优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铣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