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温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4616.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恩;谢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针 热电阻丝 测温器 手柄 电极 测温 针体 本实用新型 电极连接 电性连接 电阻变化 实时计算 针体后部 针体前端 中空的 测量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浮针,包括浮针主体和测温器;浮针主体包括中空的针体,设置在针体后部的手柄,以及设置在针体内的热电阻丝;手柄上设置有两个电极;热电阻丝的前端与针体前端连接,热电阻丝的后端以及针体后端分别与两个电极连接,两个电极与测温器电性连接;测温器用于根据热电阻丝的电阻变化情况实时计算和显示温度变化情况。该浮针能够测量扫散区域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温浮针。
背景技术
浮针是浮针疗法所使用的针具,使用时刺入浅筋膜层进行扫散,从而缓解慢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带来的疼痛现象。为了对浮针疗法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扫散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寻求一种能够测温的浮针,然而现有的浮针均无法满足该要求。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测量扫散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的浮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温浮针,包括浮针主体和测温器;浮针主体包括中空的针体,设置在针体后部的手柄,以及设置在针体内的热电阻丝;手柄上设置有两个电极;热电阻丝的前端与针体前端连接,热电阻丝的后端以及针体后端分别与两个电极连接,两个电极与测温器电性连接;测温器用于根据热电阻丝的电阻变化情况实时计算和显示温度变化情况。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测温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桥放大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壳体上设置有数码管;浮针主体的两个电极与电桥放大电路电性连接,电桥放大电路用于根据热电阻丝的电阻值输出对应的电压值,AD转换器用于对该电压值进行模数转换并发送至单片机进行分析处理,单片机用于根据分析处理结果控制数码管显示温度值。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针体后端设置有一个金属连接块,金属连接块与针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热电阻丝与该金属连接块连接;所述两个电极插置在手柄上,并分别与金属连接块、针体外表面连接。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浮针主体和测温器可分离。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电桥放大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数码管设置在主壳体中,所述副壳体后端与主壳体后端铰接,主壳体前端和副壳体各设置有一个半安装槽,电桥放大电路的两个接入触点设置在主壳体的半安装槽中;两个半安装槽在副壳体与主壳体闭合时围成一个与所述手柄相适应的安装槽,且两个接入触点分别与两个电极相抵。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副壳体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卡接凸起在副壳体与主壳体闭合时卡入该卡槽中。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热电阻丝为铂铑合金丝或康铜丝。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热电阻丝前部为螺旋状。
所述的测温浮针中,所述热电阻丝表面或针体内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浮针,在针体内的热电阻丝,使用时随着温度的变化,热电阻丝的电阻会对应地发生变化,通过测温器可测量该电阻变化情况,从而输出对应的温度。可见,该浮针能够测量扫散区域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浮针中,浮针主体后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浮针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未经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4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