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健康评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2494.2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聪;刘改琴;熊兴良;封盼攀;李林蔓;周丽华;苏爱华;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402;A61B5/145;A61B7/04;A61B5/00 |
代理公司: | 44260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庆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健康 信号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心血管疾病 采集单元 评估装置 微处理器控制单元 心电信号采集单元 血氧饱和度信号 无线网络连接 信号采集单元 压力信号采集 触摸屏输入 温度传感器 心音信号 医疗设备 治疗效果 容积波 上位机 监测 评估 无创 治疗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创心血管健康评估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心血管健康评估装置,包括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触摸屏输入及显示单元、SD卡存储单元、上位机,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心电信号采集单元、心音信号采集单元、压力信号采集单元、温度传感器、容积波信号采集单元、血氧饱和度信号采集单元、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准确达到监测的效果,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以及可对心血管健康进行监测及评估、指导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血管健康评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及当今发达国家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2014年我国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仍居各疾病之首,死亡人数约370万,城市和农村CVD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比例分别为42.51%和44.06%,均超过40%,也就是每5例死亡就有2例死于CVD。另外,根据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2010~2030年仅考虑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加的因素,中国35~84岁人群心血管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脑卒中)事件数增加将大于50%;心血管病事件数增加约2130万,死亡增加约770万。还有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下肢动脉疾病患病率3.08%,但是知晓率仅为1.38%。因此,如何积极地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风险筛查、早期预警及健康管理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其中无创检测更是当前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大量实践证明:许多心血管参数与心血管疾病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且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初期阶段,患者虽然还没有自觉症状,但实际上如血压、血管阻力、血管壁弹性和血液粘性等一系列心血管参数都已改变。所以,通过心血管参数的检测,一方面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另外一方面有助于对心血管疾病的监护、指导用药和评估疗效。
心血管参数主要包括血压、脉搏波传播速度、心率、动脉内射流压、平均动脉压、每搏血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动脉顺应性等,对心血管参数的检测已有多种多样的仪器、设。如:X光机、X-CT、核磁共振及静脉数字减影造影等可对心脏和血管的形态和部分功能进行检测、诊断。另外,还有临床应用较多的心电图机、超声心动图、阻抗心动图等,但这些仪器操作复杂,多数不适用于社区医院、家庭等心血管健康的检测、普查及心血管疾病的筛选、长期监测等。目前虽然己有少数可用于社区及家庭的心血管功能检测或监护仪器,但大多是一些单纯用于检测、显示或记录有关信号的监护仪或多道生理仪,能获得的心血管参数较少,对心血管功能的评价作用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健康评估装置,通过获取体温、环境温度,同步采集单道心电、单道心音、双侧手指及耳垂处血氧饱和双波长光电信号、双侧食指光电脉搏信号,双侧手腕、手臂及踝关节处压力和压力脉搏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取心血管相关参数,从而实现对心血管健康进行监测和评估。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血管健康评估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生理信息的传感器、用于处理相应信息的处理单元;
心电信号采集单元,属于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心电电极,用于采集待检测目标的单道心电信号,并将收集的信号发送给心电信号处理单元;
心音信号采集单元,属于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心音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检测目标的单道心音信号,并将收集的信号发送给心音信号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2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