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艾灸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0438.5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0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娟;张梦蝶;王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娟;张梦蝶;王西伟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少丽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盒 本实用新型 转臂 艾灸支架 螺栓固定片 位置准确性 操作便利 合理位置 患者安全 上支撑杆 下支撑杆 支架安装 制造成本 第二轴 第一轴 舒适性 艾灸 卡座 姿势 工作量 保证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艾灸支架,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第一轴销、第二轴销、螺栓固定片和艾灸盒卡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艾灸盒通过支架安装固定,操作便利,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且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姿势将艾灸盒调节至合理位置,保证了艾灸盒的位置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艾灸疗效,保证了患者安全舒适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艾灸支架。
背景技术
艾灸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通过燃烧产生热效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艾灸在寒热虚实等症的治疗中均有疗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艾灸与穴位同用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温阳补虚、引热外行等作用,最终调节全身的阴阳平衡。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预防保健、延缓衰老。现代医学所采用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各部,最后通过肝肾排除体外,在药物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能影响肝肾的功能,对其产生损害。而艾灸可以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直接至病所,同时对肝肾无损害,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获得容易。
目前艾灸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治疗过程大都是由医生手持艾条或艾柱在有关穴位上进行操作,这样不仅给医生的操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和不便,还会因难以控制最佳距离而影响疗效,甚至掉下的药灰容易造成皮肤的局部灼伤。也有采用专门的艾灸盒盛装艾条,再将艾灸盒直接搭放在患者身体上进行治疗的,这种方式同样不是很方便,艾灸盒长时间放在患者身体上会造成不适感,且治疗时身体不能随意挪动,稍不注意艾灸盒就掉落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艾灸支架,其解决了传统艾灸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便、容易造成患者不适感等多种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携式艾灸支架,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第一轴销、第二轴销、螺栓固定片和艾灸盒卡座;
所述下支撑杆内设有顶端开口的空腔,所述上支撑杆的下端插在下支撑杆的空腔内,且与下支撑杆形成螺纹连接,上支撑杆上开有环槽,所述第一转臂前端活动套接在环槽上,所述第二转臂通过第一轴销活动连接在第一转臂末端,所述第三转臂通过第二轴销活动连接在第二转臂末端,所述螺栓固定片设在下支撑杆的侧边,所述艾灸盒卡座设在第三转臂的末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艾灸盒卡座由底板、调节螺栓和半环组成,所述底板与第三转臂连接,所述半环通过调节螺栓活动连接在底板上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均呈水平状态,且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的水平高度逐个增高或逐个降低。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调节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艾灸盒通过支架安装固定,操作便利,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且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姿势将艾灸盒调节至合理位置,保证了艾灸盒的位置准确性,从而提高了艾灸疗效,保证了患者安全舒适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下支撑杆的剖面图;
图3为艾灸盒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常见艾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撑杆,11-空腔,2-上支撑杆,21-环槽,22-调节把手, 3-第一转臂,4-第二转臂,5-第三转臂,6-第一轴销,7-第二轴销,8-螺栓固定片,9-艾灸盒卡座,91-底板,92-调节螺栓,93-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娟;张梦蝶;王西伟,未经杨丽娟;张梦蝶;王西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0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