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纵向接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9333.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8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伏立;田秀兰;刘金福;许乃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2;E01D101/3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郭东亮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缝 桥梁 纵向接缝 沥青填缝 聚氨酯 梁板 料层 面层 铁皮 钢纤维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石棉纤维 整体浇注 桥梁面 凹入 切缝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纵向接缝结构,包括桥梁和设置在桥梁之间的接缝,所述桥梁的梁板面层设有非端部往下凹入接缝的锌铁皮,所述接缝上的锌铁皮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聚氨酯沥青填缝料层、石棉纤维,所述接缝上部的桥梁面层由整体浇注在梁板面层后进行切缝并填充聚氨酯沥青填缝料层的钢纤维混凝土组成。该桥梁纵向接缝结构的构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纵向接缝结构,涉及桥梁接缝的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桥梁加宽时新、旧桥部分的纵向连接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的难题之一。相当数量的工程中新、旧桥纵向连接采用了设置接缝的方案,该方案具有新、旧桥部分各自独立,相互干扰少,结构受力明确的优点;但由于接缝位置承担了新、旧桥不同的纵向、横向及竖向变形要求,受力非常复杂,导致接缝位置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使桥面水发生渗漏,进而腐蚀梁板,降低结构耐久性,影响行车舒适性,因此需要对纵向接缝进行处理。
(2)传统方案为在纵向接缝中间填充沥青木板、沥青麻絮、聚氨酯泡沫棒、耐高温海绵等,进行封堵处理,在新、旧桥不同的变形影响下,尤其是在热胀冷缩和车辆振动下,容易产生裂缝甚至断裂,桥面水等还是会渗漏到接缝内,对桥梁的梁板造成损伤,所以实际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纵向接缝结构,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纵向接缝结构,包括桥梁和设置在桥梁之间的接缝,所述桥梁的梁板面层设有非端部往下凹入接缝的锌铁皮,所述接缝上的锌铁皮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聚氨酯沥青填缝料层、石棉纤维,所述接缝上部的桥梁面层由整体浇注在梁板面层后进行切缝并填充聚氨酯沥青填缝料层的钢纤维混凝土组成。
优选的,所述桥梁的接缝一侧为旧桥悬臂砼、另一侧为新桥悬臂砼,新桥悬臂砼的上表面为防水混凝土铺装。
优选的,所述锌铁皮下凹部两旁侧的下表面均经结构胶固定在梁板面层上。
优选的,所述锌铁皮下凹部两旁侧的表面均经水泥钉钉在梁板面层上,梁板面层上埋设有供水泥钉钉入的木条。
优选的,所述石棉纤维为圆柱状结构并位于锌铁皮下凹部的敞口处。
优选的,所述钢纤维混凝土铺设在梁板面层、锌铁皮、石棉纤维的表面,切缝设置在钢纤维混凝土上表面并纵向通长延伸。
优选的,钢纤维混凝土的两侧均相接铺设有位于梁板面层上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表面均铺设有与钢纤维混凝土等高相接的改性沥青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锌铁皮厚度0.5-2毫米,所述石棉纤维的直径比接缝的宽度大0-10毫米。
优选的,所述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含量100-150公斤/立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60、厚度8-12厘米,切缝宽度2-5毫米,切缝高度40-60毫米。
优选的,纵向通长延伸的切缝中心与接缝中心对齐,切缝横向相互间距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桥梁纵向接缝结构的构造简单,接缝采用锌铁皮、石棉纤维及聚氨酯沥青填缝料层防水防腐,接缝上部为整体式钢纤维混凝土防水防腐,多重防护,施工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9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索式跨河浮桥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连接缝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