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锅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579.3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朗厨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06 | 分类号: | A47J45/06 |
代理公司: | 44259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爱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本体 握持部 挂槽 柱状 镂空槽 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 凹陷空间 两端封闭 前端设置 人体手掌 上下两端 左右两侧 滑动 锅手柄 连接头 烹饪锅 翻炒 防滑 锅体 贴合 握持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锅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与锅体连接的连接头,所述手柄本体上开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挂槽,所述挂槽为前后两端封闭、上下两端开口的镂空槽,并且所述手柄本体于该镂空槽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两个柱状握持部。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手柄本体为两个柱状握持部的结构,两个柱状握持部之间形成的凹陷空间,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手掌的握持,并且在翻炒时不易滑动;手柄本体上开设的长距离挂槽,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将烹饪锅挂在墙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上使用的手柄,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滑锅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锅手柄,其绝大部分都较为的笨重,且在使用时,存在手握着费劲、易滑的缺陷,虽然有一些锅手柄设计得比较轻巧,但不坚固,容易断裂;还有很多的锅手柄将挂孔都设计得比较小,对于使用者来说很难将烹饪锅挂在墙上,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轻巧坚固、防滑、方便悬挂的锅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滑锅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与锅体连接的连接头,所述手柄本体上开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挂槽,所述挂槽为前后两端封闭、上下两端开口的镂空槽,并且所述手柄本体于该镂空槽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两个柱状握持部。
进一步,所述挂槽包括位于所述手柄本体后端且宽度较宽的宽槽以及与所述宽槽前端连通的长条形窄槽。
进一步,所述宽槽的长度小于所述长条形窄槽的三分之一长度。
进一步,所述长条形窄槽的前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头。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柱状握持部为空心圆柱状握持部,且二者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柱状握持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包括自两个柱状握持部前端向外扩展形成的类梯形上部以及设置在类梯形上部下端的连接块和并排设置在连接块前端面上的左、右插接部,所述左、右插接部之间形成一插接槽,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与该插接槽处于同一中心线上的锁紧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一种锅手柄,将手柄的握持部设计成两空心圆柱状,使得锅手柄更加的轻量化。
其次,两圆柱之间的凹陷空间,在使用的时候,空心圆柱状的握持部手柄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手掌的握持,并且在翻炒时还不易滑动。
再次,手柄本体上开设的长距离挂槽,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的将烹饪锅挂在墙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滑锅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滑锅手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滑锅手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滑锅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所述手柄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与锅体连接的连接头2,所述手柄本体1上开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挂槽3,所述挂槽3为前后两端封闭、上下两端开口的镂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朗厨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朗厨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滑动的锅手柄
- 下一篇: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