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454.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骏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刘坚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燕;刘明星 |
地址: | 5102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盒 电缆接头 低热阻 内胆层 散热层 散热 防爆 防弧 空腔 导热 高导热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 电缆 高导热材料 氧化铝陶瓷 外壳两端 依次设置 优良性能 防电弧 高散热 缩颈部 填充 容纳 散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该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包括保护盒本体,保护盒本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两端的缩颈部,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的空腔,外壳和空腔之间从外壳至空腔依次设置有导热内胆层和散热层,导热内胆层为氧化铝陶瓷内胆层,散热层是低热阻高导热材料层;低热阻高导热材料层由低热阻高导热材料填充而成。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散热层,使电缆的热量能及时散发出来,具有高散热和防电弧等优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对电缆及电缆中间接头防火防爆提出了严格规范要求,以防止电缆火灾事故。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固定。
由于电缆接头是电缆最薄弱的环节,它与电缆同等重要。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电缆化普及工程遍及每个城市,电缆事故率也随之增多,大量事实证明,大部分的电缆事故与电缆接头有关,由于质量和安装工艺的原因,电缆接头一旦发生爆炸,轻则把同沟并排的其他电缆也破坏,严重的将会酿成电缆火灾,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针对电缆接头在安装和使用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而设计,设置散热层,使电缆的热量能及时散发出来,具有防爆、高散热和防电弧等优良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包括保护盒本体,所述的保护盒本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的外壳两端的缩颈部,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电缆的空腔,所述的外壳和空腔之间从外壳至空腔依次设置有导热内胆层和散热层,所述的导热内胆层为氧化铝陶瓷内胆层,所述的散热层是低热阻高导热材料层。
所述的低热阻阻高导热材料层由低热阻高导热材料填充而成。例如,所述的低热阻高导热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膨润土54~57份、细石英砂24~28份、水14~16份、水泥2.5~3.5份、酒石酸0.24~0.26份和碳酸三钠0.24~0.26份。
优选,所述的导热内胆层的厚度为3-5mm,所述的散热层的厚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低热阻高导热材料层作为散热层,该散热层散热性好,使电缆的热量能及时散发出来,并经氧化铝陶瓷内胆层传导到外壳而散发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缆载流量或降低了电缆导体的运行温度,该散热层内还含有石英砂,石英砂具有熄灭电弧的功能,因此如果电缆接头产生电弧,就会被石英砂所熄灭,因此该散热层不仅具有高散热的功能,还具有防电弧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和下盖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泄压孔。泄压孔在电缆爆炸时起到泄除能量的用处,同时还可以作为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的上盖和下盖均为半圆柱体,所述的上盖和下盖扣接。外壳的上盖和下盖可拆卸连接,可实现电缆接头保护盒的拆卸,便于对电缆接头的检修。上盖两侧设有凸起的嵌入边,下盖两侧对应上盖两侧的嵌入边设有凹槽,上盖由两侧的嵌入边嵌入下盖两侧的凹槽中,扣合形成完整的外壳。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外壳的厚度为1-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针对电缆接头在安装和使用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而设计,设置低电阻高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层,使电缆的热量能及时散发出来,并且可以熄灭电弧,因此具有防爆、高散热和防电弧等优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防爆防弧电缆接头保护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骏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刘坚,未经广州骏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刘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