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0102.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武垚森;蒋超;李耀;郭强;林焱;马飞;徐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潘剑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凿,通过设置斜径向的第一手柄,使得在使用骨凿的时候,外力通过侧向传向凿杆,这时,施力的手指组合或者手掌不会挡住医生的视线,可以使医生随时观察手术的实时状态,提高手术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凿。
背景技术
骨凿,顾名思义,其是一种应用在的骨外科手术中的医疗应用器械。现有技术中,骨凿一般为一体化设置,通常包括凿头、凿杆、手柄,其中,凿头用来破开需要手术的骨头部位,凿杆用来传递施加到凿头的力,手柄一般起到支撑或者施加力量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骨科微创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其中,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骨科微创手术过程一般都会使用到套管进行,手术时,将套管通过微创切口伸到需要手术的骨部位时,现有的骨凿结构在使用时,由于需要医生的手掌握住或者几个手指捏住手柄,造成医生的手掌或者手指阻碍了医生对于套管内的观察,难以准确的对手术部位进行手术,进而影响手术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凿,其包括:骨凿,其特征在于,包括:
凿杆;在所述凿杆的一端连接有凿头,在所述凿杆的另一端沿斜径向方向设置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为直杆型。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手柄的远离凿杆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手柄的远离所述第一手柄的端部形成第一墩头。
进一步,在所述凿杆的远离凿头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墩头,所述第二墩头与所述凿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手柄的指向凿头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凿头与所述凿杆的连接处。
进一步,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同时,所述第一辅助杆的另一端与凿杆的远离凿头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连接处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辅助杆上形成凹弧结构。
进一步,所述凿头与所述凿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为曲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骨凿,通过设置斜径向的第一手柄,使得在使用骨凿的时候,外力通过侧向传向凿杆,这时,施力的手指组合或者手掌不会挡住医生的视线,可以使医生随时观察手术的实时状态,提高手术的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的骨凿,通过设置第二手柄,使用时,第二手柄的端部顶在医生手掌部,让医生用力时更加容易和施加更大的力;同时,在第二手柄的端部设置墩头,一是让医生进一步更加容易用力,二是可以使用锤子等辅助工具实施难度大的骨科手术,例如,通过医生手部无法用力完成的。
(3)本实用新型的骨凿,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使二者与第一手柄呈三角形设置,使医生可以根据手指捏住部位的不同随时调节力度,使手术准确度更高;同时,在第一辅助杆上设置弧形设置,还可以让一个手指勾住第一辅助杆,适合多种的用力选择。
(4)本实用新型的骨凿,通过设置凿头与凿杆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凿头;通过在所述凿杆的远离凿头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墩头,可以选择手工与辅助工具共同施力手术,设置可拆卸连接,就是指在需要的时候安装使用即可。
(5)本实用新型的骨凿,所述第一手柄为曲线型,设置成曲线型,可以简化骨凿的结构,利用曲线的特性,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结构,如第二手柄、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凹弧结构等结构,即可实现上述几种结构带来的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0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治疗器具
- 下一篇:一种婴幼儿头型定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