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锥形螺母螺栓连接件的可拆卸钢-混组合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49322.1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标;孙硕科;严加宝;李忠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剪力连接件 预制混凝土板 螺栓连接件 锥形螺母 可拆卸 组合梁 六角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 螺栓 拆卸方便 大气环境 建筑垃圾 节约资源 提高构件 粘结作用 钢梁 灌浆 波纹管 剪切面 界面处 可循环 剪断 施工 扬尘 预制 修复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锥形螺母螺栓连接件的可拆卸钢‑混组合梁,包括螺栓剪力连接件、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板。本结构提高构件的预制化率,可减少现施工场湿作业,从而避免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采用锥形六角锁紧螺母可以有效增大剪力连接件在钢‑混界面处的剪切面面积,降低剪力连接件发生根部被剪断的风险;波纹管的使用可增强灌浆与预制混凝土板之间的粘结作用;拆卸方便,便于修复。构件可循环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拆卸钢-混组合梁,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锥形六角锁紧螺母螺栓连接件的可拆卸钢-混组合梁。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所建建筑大都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但是,这种建筑在施工期间,由于湿作业较多,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影响空气质量;而且这类建筑的往往不易拆除,且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影响市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替代之前的现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开发了各种可拆卸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这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在于:(1)都采用螺栓连接件进行连接,方便拆卸;(2)构件可以循环使用,便于修复;(3)施工现场使用预制构件,可以加快施工速度。
但是,由于此类可拆卸钢-混组合梁使用了螺栓剪力连接件,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安装误差,这些误差包括钢梁翼缘的定位打孔以及钢梁翼缘孔与螺栓栓杆之间的孔隙等。与采用焊接栓钉剪力连接件组合梁的破坏类似,此类钢-混组合梁也易发生剪力连接件根部剪断和剪力件周围混凝土受压破坏。
公开号为CN107447921A,发明名称为“可拆卸装配式高延性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下结构:钢梁与预制混凝土楼板通过螺栓装配而成。工字形钢梁上翼缘预留螺栓孔,螺栓预埋于预制混凝楼板底部,并与底部横向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以提高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装配时,将预制混凝土楼板搭于工字形钢梁上翼缘顶部,其底部预埋螺栓穿过钢梁上翼缘预留螺栓孔,然后用螺母将钢梁与楼板紧固。结构使用寿命到期拆卸时,拧下螺栓,将预制楼板与钢梁分离即可。该专利存在螺栓连接件根部被剪断问题以及安装误差(钢梁翼缘孔与螺栓栓杆之间的孔隙)问题。
公开号为CN206616444U,发明名称为“一种螺栓连接式钢砼组合梁”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下结构:该钢硅组合梁至少由一跨梁段构成,每一跨梁段包括混凝土面板和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工字型钢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型钢主梁的腹板两侧均匀分布有连接上下翼缘的加劲肋所述的混凝土面板为由矩形混凝土板组成的阵列,且按以下方式铺架在工字钢主梁上每两根相邻的工字型钢主梁之间设有一列所述矩形混凝土板,每一块矩形混凝土板的两侧分别搭在相邻两根工字型钢主梁的上翼缘上,并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所述上翼缘固定连接所述的混凝土面板中相邻的两块矩形混凝土板之间均设有构造缝当所述钢硅组合梁由两跨以上的梁段构成时,相邻两跨梁段之间设有伸缩缝。该专利存在螺栓连接件根部被剪断的问题以及安装误差(钢梁翼缘孔与螺栓栓杆之间的孔隙)问题。
公开号为CN205242848U,发明名称为“一种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下结构:主要包括钢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抗剪螺栓连接副,其中通过在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板上预留合理的构造措施,采用抗剪螺栓连接副对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板进行连接,使得梁-板连接处相对于刚性连接的抗剪承载力降低不多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当预制板需要更换时,可通过拆卸抗剪螺栓的螺帽,使得预制板和钢梁分离,进而实现预制板的拆卸和更换。该专利存在螺栓连接件根部被剪断的问题以及安装误差(钢梁翼缘孔与螺栓栓杆之间的孔隙)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9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位桁架转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构造柱顶部加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