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内壁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8195.3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姚广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信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利超 |
地址: | 471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钢管内腔 金属弹 圆锥体 钢管内壁 连接组件 清洗装置 大径端 气源 钢管 内部中心位置 压缩空气管路 圆柱形海绵 进气接头 压缩空气 一端连接 轴线重合 安全阀 对齐 海绵层 两端面 收集盒 芯表面 吹出 吹入 伸入 贴合 小端 承接 | ||
一种钢管内壁清洗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钢管内腔一端的海绵弹、用于供压缩空气吹入钢管内腔以推动海绵弹向钢管内腔的另一端运动的气源连接组件、以及用于承接从钢管另一端吹出的海绵弹的收集盒,所述气源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压缩空气管路连接的进气接头、用于与钢管一端连接的上弹接头以及安全阀,上弹接头的一侧具有一段用于伸入钢管内腔中的顶入管,海绵弹包括位于其内部中心位置的金属弹芯和贴设在金属弹芯表面的海绵层,金属弹芯由两个形状相同且大径端对齐贴合的圆锥体构成,两个圆锥体的轴线均与海绵弹的轴线重合,圆锥体的大径端直径为圆柱形海绵弹外径的80‑90%,位于金属弹芯两端的两个圆锥体小端之间的距离为海绵弹两端面之间距离的75‑8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清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内壁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机械领域最常见的几种型材之一,既是许多产品装置、机床设备、以及建筑相关等方面常用的零件,也是机械加工及装配中用来制作工装夹具和生产辅具等的常用的型材,尤其是中小直径的钢管,对于机械加工厂来说使用量通常较大。为了满足对钢管较大的需求量,并使钢管在生产实际中能够尽量具备通用性和互换性,所以大批量的钢管通常是由专业厂家按照国家标准中的各种规格成批生产,而需要使用的工厂买入后将钢管存放在仓库中以备所需时取用。这种情况下,钢管在被使用时通常已经存放了一段时间,所以除了少数不需考虑钢管表面质量的情况,大多数都需要在使用前对钢管的内外表面进行清洗,以去除浮尘、浮锈等污物,对于管径足够大的钢管,可以直接用人工手持清洗工具并伸入钢管的内腔,从而对钢管的内壁进行清洗,而对于管径较小的钢管,常用的清洗内壁的方法为,将一个圆柱形的海绵弹塞入钢管内腔的一端,再向钢管内吹入压缩空气,从而推动海绵弹向钢管内腔的另一端运动,通过海绵弹的圆柱形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接触,从而对钢管内壁进行清洗,并在钢管内腔的另一端对从钢管中吹出的海绵弹进行收集。
上述现有的清洗钢管内壁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海绵弹的装入问题,为了保证海绵弹对钢管内壁的清洗效果,所以圆柱形海绵弹的外径通常大于钢管的内径,这样海绵弹装入钢管内后,海绵会存在适当程度的压缩变形,从而使海绵弹的外壁与钢管的内壁可以紧密贴合,以加强海绵弹在钢管内运动时对钢管内壁的清洗效果,因为海绵弹自身的弹性,容易造成塞入钢管内的海绵弹的轴线与钢管的轴线不重合,即海绵弹装歪了,导致无法保持海绵弹外壁与钢管内壁贴合的理想状态,造成清洗效果较差;其次,同样因为海绵弹的圆柱形及具有弹性的特点,所以海绵弹在钢管内腔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主要起到清洗作用的是海绵弹靠近钢管出口一侧的外壁,而海绵弹远离钢管出口一侧的外壁一直是从已经被海绵弹另一侧外壁清洗过的钢管内壁上通过,所以起到的清洗作用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因为海绵自身是容易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而且钢管内部的污物不会均匀分布,所以海绵弹靠近钢管出口的一侧在钢管内高速运动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不规则变形,最终上述两方面会配合导致现有的海绵弹在使用后,通常只有一半沾上了较多污物而另一半的清洁程度通常还可以再次使用,但同时因为海绵弹一侧的不规则变形而使海绵弹难以再次塞入钢管内所以无法再次使用,导致现有的钢管清洗中海绵弹的利用率较低,并使仍能使用的海绵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内壁清洗装置,能在海绵弹推入钢管内后有效保证海绵弹与钢管内壁对齐贴合,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海绵弹在清洗钢管内壁过程中的不规则变形从而提升海绵弹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信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信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8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