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除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4997.7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5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吴浪;张志峰;吴志强;任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渣管 除渣装置 锅炉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结构 内锥形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除渣装置,包括:锥形篦、第一落渣管以及第二落渣管,锥形篦和第一落渣管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落渣管的远离所述锥形篦的一端与落渣管的一端焊接。本实用新型的锅炉除渣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炉内锥形篦频繁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炉除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渣管炉内锥形篦(护笼)都采用分体式焊接在炉内落渣管密封盒上。在机组运行期间存在以下问题:炉内锥形篦(护笼)频繁脱落,大部分是因根部焊缝开裂导致脱落,炉内渣帽脱落后,脱落的耐火材料导致排渣管堵渣,在人工捅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红渣自流,容易伤人或损坏周围设备。如不及时进行疏通,床压无法控制,轻则导致机组降负荷,重则造成机组非正常停止。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锅炉除渣装置的锥形篦频繁脱落,容易造成排渣管堵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除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炉除渣装置的锥形篦频繁脱落,容易造成排渣管堵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除渣装置,包括:锥形篦、第一落渣管以及第二落渣管,锥形篦和第一落渣管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落渣管的远离锥形篦的一端与落渣管的一端焊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管,套管套在第一落渣管和第二落渣管上,且位于第一落渣管和第二落渣管的连接处,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落渣管和第二落渣管焊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布风板,套管穿设在布风板上,布风板与套管焊接在一起,锥形篦和第一落渣管位于布风板上方,第二落渣管位于布风板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膨胀节,膨胀节套设在第二落渣管上,且膨胀节的两端分别与布风板和第二落渣管焊接。
进一步地,锥形篦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通孔,和/或第一落渣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流通孔环形设置在所述锥形篦侧壁上,多个环形设置的第一流体孔为一组流通孔,锥形篦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流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流通孔环形设置在第一落渣管侧壁上,多个环形设置的第二流体孔为一组流通孔,第一落渣管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组流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盒,密封盒套设在第一落渣管的外侧,且密封盒的两端分别与布风板和第一落渣管焊接。
进一步地,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第一落渣管与布风板之间,且支撑板分别与第一落渣管和布风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锥形篦和第一落渣管设置成一体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将锥形篦焊接在落渣管密封盒上,导致锥形篦频繁脱落,进而导致排渣管堵渣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炉除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除渣装置,请参考图1,锅炉除渣装置包括:锥形篦1、第一落渣管2以及第二落渣管3,锥形篦1和第一落渣管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落渣管2的远离锥形篦1的一端与落渣管3的一端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4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用生物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CFB锅炉循环灰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