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状逃生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4757.7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5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长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32232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通道 滑行 本实用新型 出口段 支通道 躺姿 便于保养 建筑本体 螺旋管状 逃生通道 消防装置 螺旋管 坐姿 不锈钢 逃生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管状逃生通道,属于消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支通道、主通道、顶部通道及出口段;逃生者从支通道或者顶部通道进入,借助重力,在主通道内通过以躺姿滑行向下,主通道螺旋管倾斜角度推荐为为25°‑30°,这样既能保证使用者快速滑行,又不至于滑行速度过快,减少了意外情况出现,到达出口段后,快速的由躺姿转变为坐姿的,进而快速逃离建筑本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安全可靠的优点。同时,本装置可以使用不锈钢为主材料制作,便于保养维护,使用成本低廉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螺旋管状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林立的建筑楼群,特别是高楼大厦。所谓的高楼即高层建筑,通常超过10层的建筑或者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被称为高楼。
高楼通常结构复杂,人员密度高等特点。高楼一旦发生火灾,很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高楼火灾通常具有火势蔓延快、疏散难度大和扑救困难等特点。
众所周知,2010年11月15日14时20分左右,上海静安区余姚路胶州路一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28层住宅由于4名电焊工无证违规操作,引燃周围易燃物,脚手架突发大火。最终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房产损失接近5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如何为高楼内人员提供安全、快速的逃生装置,成为目前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高楼等提供一种螺旋管状逃生通道,通过在高楼设置外设置螺旋管逃生通道,让高楼内人员通过支通道进入其中,在主通道内通过以躺姿滑行,进而快速逃离建筑本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螺旋管状逃生通道,包括支通道、主通道、顶部通道及出口段;
所述支通道用于建筑本体与主通道之间的连接,整体为管状,包括建筑本体连接段、主通道连接段;
所述建筑本体连接段上端开口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下端开口逐渐转向过渡,与主通道连接段上端开口平滑固定对接;
所述主通道连接段上端承接建筑本体连接段下端,主通道连接段下端与主通道平滑对接;
所述主通道为螺旋管状逃生通道从高处滑向低处的通道,整体为螺旋向下的管道,其上端与另一主通道的下端或者顶部通道平滑对接,其下端与另一主通道的上端或者出口段平滑对接;
所述顶部通道用于螺旋管状逃生通道的最上部;整体为管状,包括顶部建筑本体连接段、顶部主通道连接段、顶部主通道;
所述顶部建筑本体连接段上端开口与建筑本体固定连接,下端开口逐渐转向过渡,与顶部主通道连接段上端开口平滑固定对接;
所述顶部主通道连接段上端承接建筑本体连接段下端,主通道连接段下端与顶部主通道平滑对接;
所述顶部主通道为整体为螺旋向下的管道,其上端与主通道连接段平滑对接,其下端与主通道的上端或者出口段平滑对接;
所述出口段用于螺旋管状逃生通道与地面的过渡,包括转接段及缓冲台;
所述转接段上端与主通道下端或者顶部通道下端平滑对接,下端开口逐渐转向过渡,与缓冲台上端平滑对接;
所述缓冲台上端与转接段平滑对接,下端开放;
所述缓冲台包括封闭圆形区、过渡区、开放圆弧区及末端;
所述封闭圆形区为圆管;过渡区、开放圆弧区及末端为圆管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长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长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4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缓降器
- 下一篇:一种气动水陆两用快速破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