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环状试样上等分取样的切割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42690.3 | 申请日: | 2018-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明;张冬冬;陆恺;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等分取样 进刀口 上模具 切割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 环状试样 圆形结构 上表面 均布 定位凹槽 定位凸起 定位准确 辅助装置 环形凹槽 环形凸起 切割过程 切割设备 取样过程 复合材料 下表面 下模具 减小 模具 匹配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环状试样上等分取样的切割辅助装置,包括:上模具,呈圆形结构,在上模具的边缘均布有进刀口,下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及定位凹槽,上表面设有等边模块,下模具,呈圆形结构,在下模具的边缘均布有与上模具设置的进刀口匹配一致的进刀口,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及定位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做到尺寸准确,且难以做到在环上等分取样的缺点,在砍式切割设备上使用该辅助装置,不仅使取样过程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效率提高,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小切割过程对复合材料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环状试样上等分取样的切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由于其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制造、文体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层间剪切强度是表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对于连续纤维缠绕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其层间剪切强度可以根据国标GB/T 1458《纤维缠绕环形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该方法中对环形试样的取样有明确的要求,为使切割取样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且尽可能的减小切割过程对试样的损伤,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在切割设备上配合使用的切割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环状试样上等分取样的切割辅助装置,在切割机上配合其使用可以简化操作过程、切割时能够做到尺寸准确控制,实现在环上的等分取样,且由于辅助装置的保护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切割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环状试样上等分取样的切割辅助装置,包括:
上模具,呈圆形结构,在上模具的边缘均布有进刀口,下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及定位凹槽,上表面设有等边模块,
下模具,呈圆形结构,在下模具的边缘均布有与上模具设置的进刀口匹配一致的进刀口,上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及定位凸起。
至少两个进刀口呈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上模具下表面靠近边缘位置。
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上模具下表面中心位置。
所述定位凹槽为矩形形状。
所述等边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形状的金属块。
所述环形凹槽设置在下模具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与所述上模具下表面设置的环形凸起匹配连接。
所述定位凸起设置在下模具上表面中心位置,与所述上模具下表面设置的定位凹槽匹配连接。
所述定位凸起为矩形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做到尺寸准确,且难以做到在环上等分取样的缺点,在切割机上配合其使用可以简化操作过程、切割时能够做到尺寸准确控制,实现在环上的等分取样。且由于辅助装置的保护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切割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上模具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模具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模具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2-进刀口、3-等边模块、4-螺孔、5-定位凹槽、6-下模具、7-环形凹槽、8-定位凸起、9-锁紧平台、10-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第八研究所,未经核工业第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2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