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2583.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7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华;罗秋林;邱兆龙;蔡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7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体 钢筋网层 混凝土层 锚杆 生态护坡结构 菱形 加固层 端头 河道 中位 牢固性 填料层 护坡 边坡 开挖 本实用新型 护坡结构 菱形区域 水泥砂浆 土壤流失 一体成型 阵列排布 生态平衡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防护坡主体和锚杆,护坡主体包括开挖边坡层、钢筋网层、混凝土层、菱形加固层及填料层,锚杆包括杆体和端头,杆体与端头一体成型,杆体延伸至开挖边坡层并通过水泥砂浆固定,端头与钢筋网层连接,钢筋网层上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设有呈阵列排布的菱形加固层,菱形区域内为填料层;杆体上设有中位架,中位架与杆体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锚杆、钢筋网层、混凝土层及菱形加固层的相互配合,增加了护坡结构的牢固性;同时在锚杆包括的杆体上设有中位架,进一步增加的了坡结构的牢固性,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土壤流失,保护了河道的生态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坡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河流是流水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汇集和接纳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连通内陆和大海,是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岸坡作为河岸带的一种形式,它在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岸坡的稳固和功能的完善将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河流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现有技术中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稳固性较低。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防护坡主体和锚杆,所述护坡主体包括开挖边坡层、钢筋网层、混凝土层、菱形加固层及填料层,所述锚杆包括杆体和端头,所述杆体与所述端头一体成型,所述杆体延伸至所述开挖边坡层并通过水泥砂浆固定,所述端头与所述钢筋网层连接,所述钢筋网层上设有所述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设有呈阵列排布的所述菱形加固层,菱形区域内为所述填料层;
所述杆体上设有中位架,所述中位架与所述杆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位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中位架。
进一步地,同侧相邻所述中位架之间的间距为2m。
进一步地,所述中位架包括用于与水泥砂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与用于所述杆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杆体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和所述钢筋网层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挖边坡层与所述锚杆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菱形加固层由多个预制混凝土单元拼装而成。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锚杆、钢筋网层、混凝土层及菱形加固层的相互配合,增加了护坡结构的牢固性;同时在锚杆包括的杆体上设有中位架,进一步增加的了坡结构的牢固性,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土壤流失,保护了河道的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中位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2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 下一篇:一种TBS生态护坡